“一个‘年’字写法的变迁,正是中国人文化源远流长的体现,对丰收年节幸福的总结,一个‘福’字,既有祭祀也有美酒,同是对于粮食丰收的期待和中国人敬天畏地尊人传统的总结。”牛年第一天,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高有鹏就在上海交大图书馆,为留校师生开讲《春天的节日·伟大的中国传统》。
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
“今年的牛年对中国人来说,可算是双重幸福的日子了!”高有鹏用挥墨书写下豪迈的甲骨文体和现代文字的“牛”字开启了今天上午的传统文化讲座。
因为农历新年是所有中国人的“大日子”,在传统文化中,“年”就是意味着幸福的日子,甲骨文中的“年”字就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过去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禾谷一岁一熟,所以“年”字最初是意味着“丰收”,而传统的中国人也正是根据对谷物生长周期的观察,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更据此明确了“春种秋收”的时间概念。高有鹏说,“从年的来历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循环利用、轮耕休作、禁食奇禽异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传统,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古代中国就已是如此亲近而健康。”
“这就是中国传统形成的尊重自然,‘敬天畏天尊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他说,“牛”本身也是幸福的符号,在数千年前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以后,“牛”一直被认为是农耕文化下中国幸福家庭的必备。“这也是为什么我的说牛年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双重幸福了”。
高有鹏提到,早期的过年实质上是为了庆祝丰收和祭神祀祖,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作一年后对自己身心的整合,同时在“年”的传承中延续了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起到对道德秩序、文化秩序、社会秩序进行整合的效果。新年期间的贴春联等各种习俗更是中国人传统审美的体现。也是代表着古代中国人敬天、畏地、尊人传统的表现。“所以‘年’这个民俗符号,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高有鹏说。
传统习俗中中国新年的幸福
中国的传统新年习俗中有着各种幸福,写福字、贴春牌固然是祈求来年福运的传统习俗,而和亲人团聚共度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传统之一。
高有鹏解释说,中国古时历来就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喜字多是在家中办婚嫁喜事时所贴,寓意婚姻幸福美满。简简单单一幅喜庆的字,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成为喜气欢庆的符号和吉祥祈福的象征,沉淀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民俗生活、节庆时序、宗教祈福、艺术价值等。
他在讲座中一口气写下“福”“春”等各个字的变体,并讲解中国人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年,这种文化传统又是通过什么延续至今的呢?文学作品和口口相传的童谣都是重要的媒介。“古代的文人雅士对于年,和普通百姓一样充满期待和向往。” 他们为佳节吟诗作赋,表达美好祝愿,因此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有诸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形象描述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挂桃符等古代民俗。
最重要的是,春节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固定的仪式。高有鹏教授指出,如果将春节比作一曲“交响乐”,那么从腊八节开始旋律骤起,随后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腊月三十除夕守岁等重音符接续响起,直至除夕夜后的子时达到高潮,随后年初一、初二、初三……曲调渐弱。这是一年中跨度最长的一场狂欢。
“年”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高有鹏的讲解激起了现场不少学生的热情,这些因为疫情等原因选择留校的学生,虽然暂时无法与家人团聚共度春节,但仍然想办法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一起“云”过节。
图书馆过年“不打烊”,书香年味两相宜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上海交通大学部分学生选择就地过年,假日里来图书馆阅读、学习成为了留校大学生的首选之处。为了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图书馆特别发布了春节期间开放安排的通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持春节期间开放不闭馆,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过年好去处。用图书馆馆长李新城的话来说:“今年的上海交大图书馆首开全年无休开馆的先例。送文写字过新年。”在新年期间,图书馆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在校学子共度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文化年”。
图书馆处处张灯结彩,挂灯笼、贴福字、拉彩花,烘托出浓浓的年味,正月初一一早,就有读者陆续入馆。图书馆为当天到馆的读者精心准备了新年福袋,还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了逾期费免除的服务。
“书香盈岁月,新桃换旧符”,春节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有说不完的民俗故事,道不尽的习俗文化,图书馆推出的民俗文化展以图文的形式展示中国民俗文化的渊源以及对后人的影响,更是让观展的读者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上海交大图书馆特意推出了趣味答题有礼的环节,带领读者用另一种方式体会中国古老年俗里的人文情怀与文化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