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在上海网站编者语:最近上海市湖南商会正在组织去新疆进行合作考查。我们湖南人与新疆有不解之缘。其中清朝时期的左宗棠收复新疆,解放初期的八千湘女上天山等故事,都是我们湖南人感到非常骄傲的。因此,特地编辑转载一部分,让我们再重温一下。
(二)八千湘女上天山 为湖湘子弟在新疆竖起一座灵魂的丰碑
五十年代初,百废待兴,新疆这片荒漠之地需要建设和护卫。一批从水彩丰美的湖南入伍的女兵,经受了血与泪的考验,经受了常人难以经受的苦难,让伟大的精神在荒漠上开花,伟大的毅力在荒原上扎根。她们被誉为“荒原上的母亲”。但她们孕育的不仅仅是子孙后代,她们还孕育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象,为湖湘子弟在新疆竖起一座灵魂的丰碑。
1949年底,新疆和平解放后,共和国的决策者们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铸剑为犁,垦荒屯田,扎根新疆,以改变自汉以来,历代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但“没有老婆安不下心,没有儿子扎不下根”,如果官兵们的婚姻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影响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王震将军报告中央,经毛主席同意,决定征召女兵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首先征召了八千湘女。这些女兵大多是知识青年,其中有大学高材生,有国民党将军的女儿,也有大贾巨富的千金。所有人都怀着青春的梦想,行军数月,来到了遥远的边疆。从那时起,她们就开始在这苍茫的大漠戈壁,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也演绎着她们的理想与追求,光荣与梦想。她们孕育了后代,也孕育了爱、宽容、大义和坚韧的精神,被誉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
部分回忆录:
解放新疆后,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部队明确规定:“汉族军人不允许与少数民族妇女结婚。”可当时新疆的汉族人口一共才30万。
50年代初,彭德怀视察新疆时,曾对官兵们说,“我们的屯垦事业要后继有人,你们都打光棍了,谁来继承我们的事业?我跟王胡子(王震)讲了,叫他到内地招一批女兵来!”王震还真的去向毛泽东请示,组织内地女青年来新疆工作。毛和王都是湖南人,自然先想到动员湘妹子。
当时王震给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王首道写信说:“新疆人口稀少,配偶难找,部队要屯垦戍边,长期安家,不解决婚姻问题是不行的,今派熊晃同志去湖南,请你们大力协助,帮助招一批女青年,最低年龄18岁,初高中文化程度,未婚,有过婚史但已离婚的也行。家庭出身不管,把她们招来新疆,纺纱织布,繁衍人口,与我部队将士同建繁荣富强的新疆。” (《历史真相:王震当年是如何治理新疆的?》)
这群被报道鼓舞了的女兵,完全不了解新疆是什么情况,怀抱着美好向往就去了,到那儿发现,条件差得根本无法想象。很多人甚至半路上就反悔了,第一批入疆的女兵走了8个多月才到,因为要一边走一边修路。
这些女兵来到新疆后,也真正加入到建设队伍里,骑兵团、学校、文工团、拖拉机厂、医院等等,她们为新疆的开垦和文化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报告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
作者卢一萍历时五载,三易其稿,先后到湖南、北京、四川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寻访了上百位湘女。编写出报告文学集“八千湘女上天山”。
这本书采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写成。它所报告的湘女的命运其实是八千湘女命运的缩影,是一部进疆湘女的集体回忆录,一份由她们口述的文献,一份历史的证词,是对已被尘封史实的首次全方位揭示,是对被抹杀了的大众记忆的竭力恢复。部分章节在报刊发表、连载后,反响强烈,曾获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和昆仑文艺奖。
十九大后,湖南为了纪念八千湘女上天山这一伟大事件,特地从新疆运回一块“天山石”,安放在长沙湘江边上。并邀请当年上天山的湘女代表回湖南访问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