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湖湘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张家界市:“一帘”绿意 无限风光

2019-12-26 13:485170

“一帘”绿意 无限风光

——张家界市推动绿色发展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宁奎

进入12月,一场持续3个月的“冬游张家界,嗨动全世界”系列营销活动,在张家界市启动,引来全球瞩目。

张家界,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区。

对于旅游城市张家界而言,绿色是绝对的“底色”。近年来,张家界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接续发力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打造出一个绿意盎然的世界级旅游城市,也探索出一条森林保护与发展之路。

护好“底色”,打造生态名片

从海拔1000多米的天门洞广场远眺,眼帘满满的绿色,澧水蜿蜒而过,张家界市城区布局其中。

这一帘绿意,从何而来?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绿色张家界建设。”张家界市委书记虢正贵表示,张家界正全力打造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的美丽中国“张家界名片”。

1988年建市的张家界,是绿色保护的先行者和领跑者,“森保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

今年10月,第19届湖南张家界国际森林节举行,全球100多家媒体关注。创办于1991年的森保节,以传播生态文明、交流森林保护经验、发展绿色产业品牌为核心,主题从“地球呼唤绿色、人类渴望森林”,到“绿色生态、和谐发展”,再到“森林——我们的家园”。经过连续19届的举办,逐步发展成为我国10大自然生态类节庆活动品牌,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以森林保护为主题的节会活动。

生态需要保护,也需要不断修复。

近年来,张家界按照“一区二片三带四沿多点”的总体格局,全面部署绿化攻坚、绿色通道、水岸绿化、生态恢复、森林资源保护、宜林荒山绿化、镇村绿化、林业产业提质、森林文化建设“九大工程”,倾力打造无山不绿、和谐宜居、特色鲜明的山水生态型旅游城市,并出台全市第一部地方法规《张家界市城镇绿化条例》,为“护绿”提供法律保障。

张家界围绕“城区森林进城、近郊森林围城、农村兴林富民”整体布局,出台30多个专题规划设计方案,确保城市森林建设全视野、高起点和科学化水平。

数据是成效最好的体现——

在张家界市城区,森林覆盖率达41.84%、人均公园绿地11.54平方米,“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得以实现;在郊区,建设绿色通道3200余公里,重点建成高速公路、通往景区公路和中心城区出口公路沿线等10余条绿色通道;在乡村,通过建设20个镇40个村绿化示范点的引导,洪家关、龙尾坝、双峰、石堰坪等一大批生态环境优美的森林村镇成型。

翻开张家界“绿色成绩单”——张家界森林覆盖率为70.99%,在全省各市州中排名第一,其中武陵源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5.32%,在全省各区县中排名第一,2017年张家界市入选“国家森林城市”。这份“成绩单”,正是张家界以生态立市,全力护好“绿底色”交出的最佳答卷。

做活“文章”,推动产业发展

巍巍天门山,汤汤澧水河,见证着张家界发挥“绿色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将一座偏僻小城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居民是否能够畅快呼吸,满山林木是否能转化为绿色经济。对此,张家界通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紧紧依托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基地、国有林场等森林资源,持续推进森林旅游与林业产业开发。

基于生态绿色的基础,张家界已开发建成各类景区景点300多个,其中国家等级旅游景区景点18个,“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发展要素齐备,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遗产观光游、民族风情文化休闲游、体验探险游、科研科普游等旅游产品大格局。

把森林旅游同休闲养生、产业发展、特色文化、脱贫攻坚等统一起来,兼顾生态、生产、生活,统筹山水、物产、文化,融合一产、二产、三产,让森林旅游成为产业支撑、文化品牌、致富途径,大步迈出绿色振兴崛起的步伐。

2018年,作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的张家界,全市森林旅游产值达560亿元,来张家界游客达8652万人次,成为全国森林旅游的示范窗口,27万多农民从事以森林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张家界已形成以花卉苗木产业、“三木”药材、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产业为代表的产业体系,林业产业总产值达300多亿元。武陵源区、永定区、慈利县因林业产业,特别是在“森林+旅游”的推动下先后脱贫摘帽,桑植县也脱帽在即。

城在林中,人在绿中;森林葳蕤,满山是宝……走进张家界,像走进一幅原生态的水墨画,满眼都是山清水秀,心肺在负氧离子的浸润下洁净如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腰包也在绿色的带动下日渐鼓胀。

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张家界以实实在在的措施与成效,成为践行“两山论”的范例。这座城市的人民,也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参与者、见证者与受益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