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在上海网站转载:汨罗江下游有一条重要支流称为罗水,溯源而上,经红花、黄市,到达汨罗东北角的三江镇,遂分叉成北、东、南三条细小的次一级支流,三江镇因此而得名。其中,由南往北的支流称为“蓝向河”。蓝向河虽然不宽,却隔断了两岸的便利交通。于是,古人在位于现今古仑乡黄道村附近的蓝向河上修了一座桥,名曰“罗水女子桥”。
据碑文记载,“罗水女子桥”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园1609年)重修,属于典型的古代石券桥风格。此桥始建于何时?谁负责建造工程?花了多少银子、多少时间建成?这些都无从考证。但有一民间传说很有意思:“古代有一女子,因丈夫生病而丧失了劳动能力。没办法,该女子只好携夫带子,以乞讨为生,既要养活年幼的孩子,还要沿途设法为丈夫治病。某日,女子乞讨至此,恰逢雨季,蓝向河涨水不能通过。于是,女子拿出沿途乞讨来的钱物请人在河上修一座桥,以便大家都能通过行,可是修桥的资金远远不够,该女子又在附近发起募捐。她的行为感动了八方百姓,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使桥得以完工”。于是,人们把此桥命名为“女子桥”。
重修后的“女子桥”长33.65米,宽5.15米,高8米。桥面几乎是一个水平面,两侧无高栏杆,只用略高于路面的麻石砌成两道“边界”。下到河里,仔细察看和测量两个桥墩,墩长7.8米、宽2.3米,为“分水尖金刚墙式”构造。两侧桥底与河岸接触处均利用自然岩石稍加敲凿后砌成。基础扎实,坚固耐用,虽历经近400年风雨,拱券依然致密牢靠。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工匠的桥梁建筑技术是何等的精巧。“女子桥”整体造型古朴、大方,风格又不同于明代的“官式石桥”,故在省内堪称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古代石券桥。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罗水女子桥”被正式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女子桥”上,我仿佛看到了古代那位弱女子,一手搀扶着有气无力的丈夫,一手牵着年幼的孩子,沿途四处乞讨,她的目标只有一个:无论多么艰难,一家人都要在一起坚强地走下去。当河水挡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时,她没有退缩,没有被困难打败,而是积极乞讨和募捐,筹集资金用于修建过河的桥梁。她的善良、勇敢、坚毅深深感动了四面八方的乡邻百姓,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让“天堑变通途”,弱女子得以继续向前去寻求可以治愈丈夫疾病的良医。
站在“女子桥”上,我仿佛回到了古代建桥的现场,那是老百姓在一位弱女子感动下的自发行为。勤劳、朴实、善良的中国人民,自古就有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石匠们一锤一锤地将山体石头破开,再一凿一凿地对石头进行加工整形;男女老少,肩扛手提,将石头从山上搬运到河边;砌匠们边设计边施工;大家齐心协力,昼夜不停地工作,终于建起了一座简易的过河石桥。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非常有限,加之河水对桥身的不断冲击,使得原本并不坚固的石桥不久就垮塌了。直到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园1609年),人们经过精心设计以后,才重新修筑了“女子桥”。
站在“女子桥”上,环顾四周,到处是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汨罗三江镇虽然地处偏远,山多田少,经济基础薄弱,但改革开放后,三江镇人民苦干实干,治山治水治农田,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眼前那一栋栋的楼房,有的两层,有的三层四层,整齐地排列在山麓与田野的交界处;群山环抱之中的那一垄水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三江镇儿女。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如今他们把这里的山山水水整理得更加漂亮。郁郁葱葱的群山之中散落着数十座大大小小的水库,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巨大的绿地毯上;农田周围,灌溉水渠如玉带环绕,相互依恋;水泥铺就的路面延伸到村村户户,联通着外面的世界。此时的“女子桥”虽然显得陈旧,但更加彰显出历史的厚重,更加衬托出世事的沧桑巨变!
这正是:
世事沧桑一瞬间,回眸已过四百年。
女子桥下流水逝,原是先人泪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