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湖湘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毛主席纪念堂南大厅中刻了一首毛主席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2022-12-04 13:1415820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与世长辞。

应全国人民的要求,相关部门在天安门广场前面修建一座“毛主席纪念堂”,供人民瞻仰。这座纪念堂共分两层,底层有三个大厅,分别为北大厅、瞻仰厅和南大厅。

北大厅位于纪念堂的入口处,进门就可以看到一尊由全国各地一百多位知名雕塑工作者,集体创作的毛主席汉白玉坐像。

二进的瞻仰厅,存放着毛主席的水晶棺。三进的南大厅,即是纪念堂的出口。在南大厅北侧的汉白玉墙上,镌刻着毛主席创作的一首词,名字叫做《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主席成就最高的词作,公认是《沁园春·雪》;而最感人的词作,则是《蝶恋花·答李淑一》。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这首词,并非毛主席知名度最高的代表作,也不是他成就最高的作品,那么它为什么能打败毛主席的代表作,被刻在纪念堂的北墙上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该词势若奔雷,豪情万丈,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念与决心,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下面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这首词,共同探寻一下词中的“秘密”。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赏析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词作大意

小小的地球上,总有几只苍蝇飞来飞去,一不小心就撞着了墙壁。它们嗡嗡地,发出几声凄厉的惨叫,伤心地哭泣着。

仿佛是一群住在槐树上的蚂蚁,以为蚁穴就是一个“大国”,又像是一群妄图撼动大树的蚍蜉那般不自量力。

西风吹起,现在正是长安落叶的季节。秋后的虫儿,蹦跶的日子不多了。耳朵边上,已经传来了“响箭”划破空气的声音。

现在我们面临着的许多事,都是非常急迫的。然而,天地一直在不停地转动,时间从来都不等人。

是真理还是谎言,如果要等待一万年以后再来下定论,就太久了。我们现在就要见高下,把事情辩个明白。

四海翻腾起民主独立的巨浪,世界各洲的人民,共同发出了正义的怒吼声。坚决扫除一切压迫人民的“害虫”。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人民,是所向无敌的!

按照惯例,我们要认识这首词,还是要先提一提它的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63年,中苏关系破裂的前夕。

当时苏联经过斯大林等上一代人的建设后,国家逐渐走上正轨。论军事与经济实力,苏联与美国并称世界二强。赫鲁晓夫上台后,苏共一些人为保证既得利益,不愿再与美国对抗。

于是他们选择了一条“修正主义”的道路以向美国妥协的方式,换取“土豆烧牛肉”的舒适生活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苏联不惜出卖盟友中国的利益。

由于毛主席带领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与美国等西方势力战斗到底。于是苏联联合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共产党,集体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口诛笔伐。

同时,他们还朝毛主席本人泼脏水,污蔑中共想把大家拖入“热核战争”。其间,“欧洲共运”甚至还有人直接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本身。

面对国际政治舆论的不利情况,郭若沫愤而写下了一首《满江红·沧海横流》,替毛主席与中国共产党辩护。

郭沫若在词中提到,中国有六亿人民,这六亿人都是坚持革命原则,支持中国共产党,拥护毛主席的人。欧洲不过是弹丸之地,就算他们的人全部加起来,才多少人呢?


郭沫若还说:“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西方势力的走狗们的行为,简直不能再搞笑了。大家就等着“迎东风革命展红旗”,看整个世界都变成赤红色吧!

毛主席是在看了郭沫若的词之后,才写下这首和词的。毛主席在词的上半阕,通过比喻与典故,把修正主义派写得更加渺小。

词开头写的就是“小小寰球”,地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本来是极大的,全人类几十亿人的一生都在地球上度过,只有极其少数的宇航员,才会有机会离开地球,去太空中漫游。

毛主席连用两个“小”字来形容地球,其实就是在向大家揭示一个真理:一些事物大小,都是相对的。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强调地球很小呢?因为当时的美国、苏联是世界二强,他们在地球上称王称霸,于是觉得地球上就他们最大。

“欧洲共运”的人当时开大会,纠集了三十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员,那些人也和美、苏一样,以为论政治势力与舆论的声量,没有比他们更大的了。

这些在毛主席的眼里都是“没有见过世面”的表现,就像后文中说的那样,一群蚂蚁从出生到死亡,一直生活在槐树的洞穴里,所以就关起门来称“大国”,它们哪知外面广阔的天地呢?

“蚍蜉撼树”则是说,“欧洲共运”的那些人以为自己人多势众,就妄想歪曲马克思主义,这简直是不自量力。接着毛主席警告他们,说留给他们的日子不多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世界上不只有欧洲,还有亚、非、拉。就算欧洲全部的国家都倒向资本主义又怎么样?当时亚、非、拉“民族独立战争”的烽火,正此起彼伏。

全球革命的整体局势,其实是对我们中国是有利的,只是当时的苏联和“欧洲共运”的人眼界狭小,根本看不到这一切。

因为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毛主席已经七十高龄。他深感岁月如梭,要处理的事情繁多,所以写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名句。

假如你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那么就根本不需拖到一万年以后,再由后代去下定论。你想战,我便战。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坚定,敢于正面迎接一切革命的暴风雨,绝对不会退缩。

相信马克思主义一定会指引我们战胜一切修正主义,一切帝国主义的“害人虫”。有信仰的中国人民,是无敌的。

假如不告诉你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当时的毛主席其实已经是一位古稀老人了。

这首的上半阕看上去,基本上就是在换着花样在“骂人”,但是它事实上是毛主席创作臻至化境之后,返璞归真的一首作品。

这首词上半阕比喻生动,且富含哲理,下半阕豪情万丈、文采飞扬。行文如行云流水,奔放自然。可以说是写得情理兼备,嬉笑怒骂皆文章。

最关键的是,这首词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它是毛主席革命一生的写照,也是毛主席晚年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期盼与嘱托。

毛主席去世四十六年后,我们的耳边仿佛还能听到他的谆谆教诲: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我们就能扫清世界上一切阻碍革命进展的“害人虫”。

结语

毛主席的填词创作,一生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秋收起义”以前,那时他还是一个文人政治家,他的词作虽然已经有了革命的思想,但是风格还是比较柔和,喜欢在词中大篇幅刻画风景,通过暗喻来影响读者。


第二阶段是“秋收起义”到《沁园春·雪》问世前,这个时期毛主席写了大量军旅词。因为有真实战斗经验的激励,在抒情与说理方面,显得比前期更加“直白”、风格豪迈,行文简洁。

第三个阶段就是《沁园春·雪》问世以后,一直到五十年代《蝶恋花·答李淑一》轰动全国之时。此时毛主席的词风已经十分成熟,且文笔优美,兼备婉约、豪放之长。

第四个阶段就是六十年代,1963年毛主席写下了《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5年又写下了《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两首词在毛主席的填词作品里,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一是里面用到了一些俚俗用语,甚至是“骂人的话;二是个人情感表达,异常强烈,三是看似率性写成的骂人文章,却写得引经据典,风趣幽默。

纵观毛主席诗词创作的一生,从少年时代《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到青年时代的《沁园春·长沙》,再到“秋收起义”后的一系列军旅词,再到影响力最大的《沁园春·雪》问世。

毛主席的词风走过了从婉约到豪放,从简洁到典雅,最后融汇百家之长,回归口语,返璞归真、浑然天成的一个过程。


所以《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就是毛主席一生创作至化境后的作品。可见,毛主席纪念堂把这首词刻在了南大厅的汉白玉墙上,不是没有深意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