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湖湘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陈邵莎:从希望小学学生到复旦大学老师(永巨杯《不负韶华 青春礼赞》征文作品20)

2020-11-05 22:1314430

从希望小学学生到复旦大学老师

作者:陈邵莎(复旦大学推荐)


一晃来上海十年了。

疫情得到控制,孩子们纷纷返校,静谧的复旦校园逐渐恢复往日的书声琅琅欢声笑语。看着一张张青春的面孔在父母的陪伴下踏入复旦校园,眼里的好奇与憧憬,仿佛回到了十年前,我第一次踏上上海,来到复旦的时候。


一、从希望小学学生到复旦大学老师

我出生于湘西南一个山清水秀的边陲小镇,像沈从文笔下翠翠的边城一般的地方。这一方灵山秀水、淳朴民风滋养了我,我也在山林间的奔跑中、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了。

我小学时就读于国家希望工程援建的希望小学,初中毕业时被选送至省城长沙读高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并保送研究生。如今,在母校复旦大学,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家乡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的脱贫攻坚扶持下,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家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家乡实现了脱贫摘帽。而我,也从希望小学的学生成长为了复旦大学的老师。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赶上了好时代,沐浴着党的春风成长。


二、父母恩师益友言传身教,教我做真善美的人

人近中年,更知父母不易,回到家中,阳光下父母双鬓的白发,刺眼地让我心下一惊,“黑发生银霜”根根银发皆是为我的操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子女该如何才能报答父母恩情呢?要感谢党的脱贫攻坚政策,交通日益发达,十多个小时的火车缩短为两小时的飞机,湖南与上海依旧是一千多公里的物理距离,却好像近了许多。内心最真挚的力量来自于父母,在家读书时,爸爸每天带我跑步,妈妈每天陪我背诵课文。来了上海后,父母的爱融在了每次的电话和视频里,“爸妈希望你阳光快乐”。我常常感叹我的父母人真好呀,无论是孝敬老人,团结家人,和睦邻里,认真工作,还是为人的善意和厚道,父母常常说“能帮则帮”。


人生的每一步,心底里回荡的是父母的关心叮咛,还有恩师益友的警醒和启迪。“生而为人,私生活中,有情有义;有影响他人的权力时,悲天悯人。”“做记者,做教师,看到最后的,都是人心灵的质地。”“你要珍惜自己的羽翼。”电影《无问西东》里说“什么是真实,是一种从心灵深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我想就是“服膺守善心无违”,做一个堂堂正正、坦坦荡荡、问心无愧的人。


三、生活在当下

走在杨浦滨江的步道上,沿着黄浦江一直走,两岸的摩天大楼勾勒出城市轮廓,“工业绣带”到“生活秀带”,仿佛走在长沙的湘江风光带,又有点像曼哈顿。游目骋怀,开阔的视野,平静的心境,我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开始学习上海话之后,街头里巷的闲聊也听得懂了几分,人情味也就这样出来了。又找来了《大上海》的纪录片观看,淞沪会战、东西合流、工业发轫…上海不仅仅是金融之都,也是英雄的城市,创新的城市。


正是因为上海的先进和国际化,我才有机会见证世博会和进博会,依靠复旦的平台,我去到了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五百强企业实习,去到了国外交流学习。不知不觉中,上海这座城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也重塑了我。习惯地享受着上海规范便捷的城市治理和公共设施,总觉得习以为常,直到感受了纽约的地铁。我们总觉得生活在别处,其实生活就在眼前、在脚下、在手中、在当下。十年,上海成了我的第二家乡。


四、毛主席的家乡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来自湖南,我总有一股“毛主席家乡人”的骄傲与自豪,毛主席是我们作为湖南人的信仰。已经仙逝的爷爷是一名老党员,爷爷八十多岁时第一次出远门,就是去到了毛主席的家乡韶山,暑假回家,爷爷激动地掏出照片“莎,我去毛主席的家里了!你看我在韶山广场拍的照片!”照片中的爷爷,在毛主席铜像前,站得笔直端正。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是湖南的家国情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的城市精神。湖湘气概与上海精神融合,以“为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底蕴,乘沪滨先进开放发达卓越之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位卑未敢忘忧国”,“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更加诚挚地想做些回馈家乡、报效祖国、利益众生的事。从当下做起,从眼前着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名爱岗敬业的人民教师,立德树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进一寸得一寸的欢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湖南到上海,初心不改,天道酬勤,厚德载物。


投稿人:陈邵莎 复旦大学青年教师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