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人物首页 频道列表

王震将军奉命华南开辟根据地的故事1

2022-10-13 20:1535530

原标题:1944年毛主席交代给王震一任务:这次可能会全军覆没,包括你本人



1944年7月,毛主席找到正在南泥湾搞农垦的王震将军,交代给了他另一个任务。

这个任务非同一般,艰险异常,连毛主席都提醒他说:“这次可能会全军覆没,包括你本人,你确定想好了吗?”


但王震将军还是毅然领命,奔赴征途。

那么,毛主席交给他的任务到底是什么?王震最终是否有顺利完成该任务呢?这还要从抗日战争的大局势说起。

抗战局势突恶化,爱将出马挑重担

1944 年,在美国海军的强力反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再三失利,连东南亚与日本本土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也被美军切断。

为挽救败局,日本于当年4月份在中国战场发起豫湘桂战役,企图在贯通各个日占区的同时,打通从中国到东南亚之间的陆上交通线。


这时的日本已是强弩之末,连他们自己都不对这个作战计划抱有信心。但没想到的是腐败的国民党军队实在是不堪一击。

仅仅8个月的时间内,日本就出乎意料地夺走150个城市,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6000多万人口。

中国战场上来之不易的抗战形势又突然出现反转。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毛主席指出,国民党已腐化达于极点,只有我党才能胜任打倒日寇的重任。

于是毛主席就有了在湘、赣、粤、桂之间的广阔沦陷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打算。

一来是为了收复失地,推翻日伪的残酷统治,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民主政权;二来是如果蒋介石在将来抗战胜利后坚持发动内战,中共也能够进退有据。

就在此时,美军的军事观察团来到延安,向毛主席提出,将来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军计划从华南沿海登陆,帮助中国人民围剿日军,希望到时能得到中共的援助。

这就更加坚定了毛主席在华南开辟根据地的决心。


王震

但华南原有的东江纵队力量过于弱小,单单依靠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

所以毛主席就打算从对敌压力较小的陕甘宁边区,抽调一支队伍增援东江纵队,共同在湘赣粤桂边的五岭地区开辟根据地。

这时,毛主席想到了爱将王震。

早在1925年,毛主席来长沙宣传革命,当时还在火车站当纠察队小队长的王震,亲自用摇车把毛主席从车站护送到了目的地。

就因为这样一次萍水相逢,使得王震将军一生都对毛主席忠心耿耿。


1929年,他听说毛主席正在湘东闹革命,就急忙带着20多个人过去投奔。后来毛主席在被王明等人排挤的时候,王震是少数几个敢于毛主席保持往来的人之一。

在长征期间,他带领红六军团率先为中央趟路,面对张国焘拉拢,他斩钉截铁地表示只跟随毛主席。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震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旅长兼政治委员。

他按照中央部署,转战山西,先后参与创建了晋西北、雁北等抗日根据地,所率部队也因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功卓著,而被八路军总部授予 “模范党军”和“百战百胜的铁军”称号。


1939年,国民党背信弃义,无端对陕甘宁边区发起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火速命令王震回师陕北,这明显是把王震当成了“近卫军”,由此可见王震在毛主席心中的分量。

1941年,在日本的不断扫荡,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之下,边区政府的财政经济陷入空前艰难的境地。

毛主席又调王震到南泥湾地搞大生产运动,从“将军”变成“老农”的王震毫无怨言。

他号召战士们把镢头当枪支,在两年时间内就开垦了十万亩土地,成功缓解了延安的供给困难,为此毛主席还亲笔给他题了词 。


1944 年 7 月下旬,毛泽东找到王震,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大形势,然后对他说:

“最近中央准备派一批干部到南方去,路线是经河南先到新四军五师那里,再南下广东,与东江纵队会合,发展华南抗日游击根据地。

经慎重考虑,中央想派你带领三五九旅南下完成任务。但这个任务极其凶险,可能会全军覆没,甚至包括你本人,所以也要征求你的意见。”

听了毛主席的话之后,王震当即表示,为革命事业而死,死得其所,而后就毅然接受了命令。


先赴山西后渡河,护送干部到中原

1944 年11月,毛主席亲自为三五九旅送行。在送行现场,他深情地说道:

我们共产党人都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在困难面前要学习松树的原则性和柳树的灵活性,松树坚定,不畏严冬,四季常青;柳树灵活,不择环境,插到哪就在哪成活!

随后,三五九旅四千余人带着一千余名南下干部,打着八路军南下支队的旗帜踏上了征程。

南下支队制定的行军路线是先从陕甘宁到晋西北,然后纵穿山西,再从山西南部南渡黄河,到达中原根据地。


这条路线虽然最大限度地避开了日占区,但也有两个问题,一是势必要穿过日军重兵把守的同蒲线,二是渡河会有很大的麻烦。

对于第一个问题,王震命令部队昼伏夜出,一日行军180公里,终于躲过了日军的巡逻,按期到达了黄河边。

但对于第二个问题,王震却迟迟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就在这时,山西南部骤降大雪,平时不能走人的黄河突然封冻,南下支队竟不费吹灰之力就渡过了黄河。

毛主席知道后特别高兴,专门发电报祝贺他们开了个好头。连当地老百姓都惊呼,这真是“天助神兵”。


南渡黄河之后,就意味着南下支队彻底失去了根据地的保护,但好在当时的河南北部地区是日寇和国民党的夹缝地带。

因此遇到的阻力还比较小,虽然也遭遇了几股国军和日伪军,但最终都有惊无险。

仅用了八十天的时间,南下支队就成功到达了大悟山地区,与李先念的新四军第五师完成了会师。

李先念带领新四年在中原地区孤军奋战多年,看到远道而来的八路军之后,心情非常激动,号召五师要好好向英勇善战、经验丰富的八路军老大哥学习。


王震恰好剃了胡子,借此而风趣地说:

“昨天我留着一脸大胡子,好像是个老大哥的样子,今天我把胡子一剃,实际上只算得上个小弟弟。”

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南下支队把1000名南下干部毫发无损地交到了五师的手中,就算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而之后等待他们的是更艰巨的任务。


一路艰辛下江南,顺势开辟湘鄂赣

1945年2月,休整充分的南下支队告别了中原根据地的战友,重新踏上了南下征程。但这次就有些“出师不顺”了。

他们刚到长江边,就遇到了日军的汽艇,后来终于在五师的协助下过了江。但一到长江南岸,就遭遇了日军的袭击,我军不敢恋战,边打边走。

但日军却紧咬不放,最后竟纠集了1300人的队伍将我军堵在了阳新大田畈附近。

日军仗着装备精良,想把我军一举歼灭,但他们没想到遇到的是以“敢打硬仗”而著称的王胡子。


在王震指挥下,经过一夜的激战,我军击毙日军70余人,伪军 200 余人,并缴获敌军大量武器,成功赢得了大田畈战斗的胜利,也大大鼓舞了鄂南地区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

大田昄战斗后,支队继续南进。很快就到了王震当年闹革命的湘赣地区。

当地的国军听闻“王胡子”的大名后,都纷纷弃城而逃,而老百姓听说“王胡子”又回来了,都欢呼雀跃,夹道相迎。

不但给支队送来了米面牛羊,还纷纷报名参军,队伍一下子由原来的4个大队,扩编到了 5个大队。


对于这个意外收获,毛主席也非常高兴,为避免刺激国民党,同时也是为了扩大队伍的影响力,他首先指示王震把队伍名称改成 “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

随后又调整战略部署,要求王震趁着大好形势,先在湘鄂赣地区创建根据地,作为南下的后方基地。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王震带领队伍,充分发挥我军善打”游击战“的特长,带着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绕圈子。

时而由湖南折回湖北,时而又由湖北返回湖南,时而在鄂城围歼日伪军,时而在桃花山攻打国民党,终于使湘鄂赣根据地得到了巩固。


日军投降失缓冲,国军重兵来围剿

1945年6月24日,王震留下1000余人的部队,在湘鄂赣根据地开疆拓土,带领其余2000 余人继续向五岭地区进发,以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为避免再与“日伪”“国顽”产生冲突,王震并没有从鄂南径直向南直接挺进五岭,而是从湘北绕道湘潭,专门沿夹缝地带行军。

最终走出了一条“之“字形路线,这样一来,路途虽然远了些,但确实也顺利了许多。

但就在要到达目的地时,突然传来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这下国民党没了外患,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共产党了。

早就注意到南下支队动向的蒋介石马上电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制定详密的围堵计划, “剿灭” 南下支队。

薛岳收到命令后,立即纠集7个军21个师总计15万的兵力对我南下支队进行大规模的围追堵截。

我军为了避其锋芒,于8月份主动转入了地处湘南的八面山地区,以期利用险要地形开展游击斗争。

但薛岳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国民党第二十七集团军对八面山进行了包围,并迅速占领了八面山的所有山隘、险要和通道。

然后步步紧逼,妄图将南征部队“困死、累死、饿死”在八面山中。


在国民党的围困和追击之下,王震的部队很快就陷入了人疲马乏、饥寒交迫的困境。

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严守规律,从未拿过山区百姓的一针一线。

他们的群众路线很快就产生了效果,当地一个老赤卫员主动找到支队,表示愿意给支队当向导。

在老人引导下,王震率领部队,避开强敌,从一条极少人走的道路。冒着暴雨,翻山越岭,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革命斗志,战胜各种困难,突破敌人的包围圈。

最终于8月21日到达汝城,然后经大庾岭到达了粤北的南雄始兴,正式踏上了五岭的土地。

但他们还没有等来东江纵队的接应,就又被国民党军队所包围。这是王震的部队已经彻底无粮,所携款项也即将用完,已无法给群众任何实际利益。

这时国民党又趁机打出了 “活捉王震 10万元,北方俗子1万元,南方新兵5000元。”的口号,部队在当地的活动举步维艰。

8月29 日,王震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特别悲壮的电报:

“我入湘、粤、赣以来,连续跋山、涉水、战斗、露营、受饿、忍受种种痛苦,一致为达到与我粤军会师。

惟此境是顽七、九战区之后方,敌为实现其剿共目的,所有村、镇、乡电话网和特务组织十分严密,使我们行动极为困难。”


南下支队到中原,突围之后回延安

毛主席也意识到,日本投降后,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是国民党快速接收了日寇在南方的占地和人口,使我党南方的根据地陷入了孤立难支的局面。

另一方面,盟军取消了在华南登陆的计划,也使我党在开辟五岭根据地的计划失去了意义。

据此,毛主席电令南下支队不必再在五岭地区与国民党周璇,而应立即北返,先到中原根据地与李先念部汇合后,再作长远打算。

就这样,南下支队又踏上了北返之路。

所谓来时艰难回也难。一方面是国民党从未放弃全歼南下支队的计划,继续围追堵截。

另一方面我军经过连续的行军作战,已是人困马乏,极度疲劳,此外还不能舍弃原先留在湘鄂赣根据地的部队和干部。

沧海横流,方显英难本色。

这个时候王震的军事才能就充分地显现了出来,他身先士卒,草鞋丢了就光着脚走路。他给战士们打气,说:“参加革命就是要学会走路,这次南下全靠11号汽车。”

在王震的带动下,队伍的士气很快就重新高涨起来,他们闯过江西,过湖南。


经过24 天的艰苦行军,终于在9月23日回到鄂南地区,与新四军五师40团会合。9月29日,毛主席也向王震发来慰问电,祝贺他们与5师胜利会师。

在中原根据地,南下支队恢复了三五九旅的番号。

1946年5 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突然调动三十余万大军将中原根据地的五万余军队包围在湖北的宣化店地区,解放战争正式打响。

毛主席审时度势,当即指示:“立即突围,生存第一,胜利第一。”根据中央指示,中原军区兵分两路,在5月26日晚间开始突围行动。

三五九旅所在右路军的任务是由宣化店向西北方向突围。

一路上,国民党坚壁清野,围追堵截,但三五九旅等部队共同努力下,右路军终于突破了合围,胜利地进入了陕南。

并于当地的游击队会合,共同创立了豫陕鄂根据地。而第359旅则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继续北进,终于在8月底回到了陕甘宁解放区。

9月28 日,延安军民在四十里外欢迎 359 旅胜利归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接见了 359 旅南下支队北返的全体人员。并高度评价说:

“你们不怕因难,不怕牺牲,勇猛顽强,深人敌人心胜,敢于和敌人作斗争,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数十万大军的围剿,胜利地返回延安,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二次长征。”


359 旅南下支队于1945年11月从延安出发,经陕甘宁、晋西北和太岳解放区,南下河南、湖北、广东等地。

又经江西、湖南、甘肃等地进入陕甘宁解放区,历时两年时间,行走二万七千余里,终于回到了延安。

期间他们一过同蒲线,二过陇海线,六过京广线等敌人重兵把守的主要交通干线,淌过长江、黄河等大大小小几十条河流。

翻越吕梁山、太行山等高高低低上百座山脉,冲破敌人一百多道封锁线,历经大小战斗 300余次,创了我国军事史上的奇迹。


虽然由于形势的变化,他们最终没有实现创建五岭革命根据地的目标。

但他们在南下过程中,传扬了革命理念,播散了革命火种,为将来的全国解放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虽然由于敌人的围剿,他们损失惨重,军队由最初的四千人锐减到一千四百人。

但百炼成钢,经过这次行动了淬炼,他们都成了革命的精华,整个队伍的面貌也有了质的飞跃。

后来王震又带领他的部队投身到解放战争中来。先是与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的三战三捷,后又率部一举解放青海,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建国之后,王震又重操旧业,带领几十万大军,农,奔赴祖国边疆,筚路蓝缕,发展农垦事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边疆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所坚持的革命信仰,对祖国、对信念的忠诚,不管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如今的和平年代,都将永远熠熠生辉。

正是有王震这样的革命先辈,负重前行,不辱使命,才让中国从风雨飘摇之中风尘仆仆地走出来,有了焕然一新的新中国。

致敬毛主席!致敬王震将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