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人物首页 频道列表

毛主席和纪登奎的故事

2022-06-30 06:5287070


九大会议上,毛主席推选一人为第九届中央委员:他是我的老朋友啊

1969年4月,中共九大会议上,毛主席突然问身旁的周恩来:

“看到纪登奎同志没有,他马上要发言了。”

周恩来扫视了一下前面的代表席,说:

“主席,纪登奎同志,在下面坐着呢!”


图|纪登奎

这时,纪登奎从座位上起身,大步走向发言台,当他路过毛主席的座位时,主席微微一笑,说:

“请你发言!”

然后,主席站起身来,向全体代表宣布:

“他是纪登奎同志,山西人,一直在河南工作,是我的老朋友啊!”

与会代表无不张大了嘴巴,他们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同志,竟然会是毛主席的老朋友,而且主席还亲自为他介绍。

会上,毛主席推选纪登奎为第九届中央委员。

在后面召开的九届一中全会上,经毛主席提议,他又被选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纪登奎为什么会成为毛主席的老朋友?

这个故事还得从1951年说起。

一、纪登奎与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

纪登奎与毛主席第一次见面是在1951年的春天,在河南许昌。

毛主席对许昌这个小城有着独特的情感。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携汉献帝前往许昌,并将这里定为东汉末年的京城,当时人称许都。曹操就是在这里建功立业的,毛主席非常佩服曹操的文治武功,所以对许昌也就产生了独特的情感。

建国初期,毛主席数次南下考察。每次火车路过许昌,他都要下来听取许昌政府工作人员的报告,顺便做一些批示。他还亲自视察了许昌下面的襄县、长葛等地。

1951年春,毛主席乘坐火车沿着京广线南下,途经许昌时,他吩咐停车,说要了解一下当地市、县的党建和宣传工作。

起先,毛主席找的是许昌地委书记路宪文汇报工作,可是他说话模棱两可、磕磕绊绊,没有给出毛主席满意的回答。

主席还以为他是过于紧张,才说话没条理的,开玩笑问他:

“你们许昌不是有个叫上蔡县的地方吗?那应该还有个下蔡县吧!”

路宪文更加紧张了,他哆嗦地回答:

“主席,我准备不充分,不了解下蔡县。”

“你们信阳,那个宋士杰告状的文庙还在吧!”


图|毛主席

“主席,我准备不好,不知道。”

“行吧,我们开始谈工作。”

路宪文从头说到尾讲的都是,过去红薯只能蒸着吃,现在可以做馍馍、包饺子……

毛主席兴趣索然,说:

“合着你就是个草包书记呀!把你们副书记叫过来。”

当时,纪登奎担任许昌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为毛主席汇报工作的任务,本来就应该由他来完成,可路宪文却抢在他的前头,想在毛主席面前表现一番,没想到弄巧成拙、狼狈不堪。

纪登奎被工作人员带进毛主席所在的车厢,第一次与主席近距离谈话,说不紧张是假的。

他向主席自报家门:

“毛主席您好,我叫纪登奎。”

毛主席上下打量他,看他年纪不大,随口问道:

“小伙子今年多大了,没有30岁吧?”

纪登奎回答:

“没呢,主席,还差两年。”

“我今年58岁了,再过两年就是花甲老汉了,你还没到而立之年呢!”

“主席气色好,看上去不像快60岁的人。”

“你这小伙子会说话。”

“谢谢主席的夸奖!”

“差点忘记正事了,我叫你上火车呢,主要是想听你汇报一下你们这里的情况。”

“主席,咱们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势平坦,是个农业大市,盛产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我吃过你们生产的面粉。”

“历史方面呢,许昌曾经是东汉的都城,历史名人和文化古迹非常多,像曹操、许由等都在许昌生活过。”

“嗯,你继续说。”

“资源物产的话,许昌煤炭、铁矿资源较为丰富……”

“小伙子,看来你是下了不少功夫啊!辛苦了呀!”

“没有,为人民服务,这是应该的!”

接下来纪登奎着重向主席介绍了许昌地区的宣传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等经验。他说话有山西口音,又带上点河南味,但很流利。

他随身准备着演讲稿,可一直没有翻看过,在讲到一些具体数字和事例时,他会放慢语速,有意让主席听得清楚些。

这次汇报一口水没喝,纪登奎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多小时,要不是工作人员提醒,他可能连续几个小时都不带停的。不过,毛主席感兴趣的方面,他都提到了。

主席对他的汇报十分满意,不时还在本子上写下几个字。

他说完,拿起杯子要喝水,毛主席突然发问:

“纪登奎同志,你挨过批评吗?”

纪登奎放下杯子,望着主席的眼睛,不假思索地说:

“挨过,还不止一次呢!”

“到底几次?”

“有两次吧!”


图|毛主席

毛主席点点头,对他的回答很满意:

“我比你还多一次呢!挨点批评也好,长记性。”

“是的,主席!”

“他们批评完你,你觉得批评对了,还是错了?”

“批评错了,两次都是错的,不过我不记恨他们!”

“那你详细说一说,那两次经历吧!”

接着,纪登奎简单讲述了自己那两次挨批评的经历。

毛主席听完,反问他:

“那你批评过别人吗?”

“有,批评别人的次数,比我挨批评的次数还要多。”

“有批评错了的吗?”

“有时候也搞错过。”

主席坐直身体,严肃地问道:

“你杀过人吗?”

纪登奎被主席这个问题吓到了,但他没有犹豫,立刻回答道:

“杀过,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杀了不少人。”

“杀错过吗?”

“也有。”

主席的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只好进一步解释其中的原因,说:

“那时情况危急,我没来得及调查就把人杀了,这是我的失职。”

毛主席缓缓地说:

“还是要调查清楚再给人定罪,能少杀的尽量少杀,能不杀的尽量不杀。”

实际上,有人觉得毛主席前面问的这一段话,是在考察纪登奎,看他到底敢不敢说实话。

究竟是不是在考察,已经没办法还原事实了,总之毛主席对纪登奎的回答很满意,他也从此记住了这个许昌的、年轻的宣传干部。


图|毛主席

毛主席一路南下到达武汉后,派人找到王任重,要他找人去许昌总结宣传工作的经验。

王任重找到宣传处长郭小川,让他到许昌进行实地调查,不到一个月,他完成了一篇题为《中共许昌地委宣传工作》的文章,发表在当年的《人民日报》上。

因为许昌地区的宣传工作反响巨大,5月,纪登奎应邀参加全国第一次宣传工作会,并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宣传许昌经验。

毛主席当众称赞他:

“纪登奎将我党的宣传工作带上了新的台阶,他算是我的老朋友了。”

会议结束后不久,纪登奎由副书记转为正书记,管理当地17个县、市,时年28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地委书记,没有之一。

这为毛主席在中共九大会议上,推选他为第九届中央委员奠定了基础。

二、毛主席要听实话

1953年,毛主席又来到河南视察,他问河南省委书记潘复生:

“纪登奎同志在吗?我要听他给我汇报!”

纪登奎踏上专列,来到毛主席面前,主席让他找地方坐下。

他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毛主席想了解哪一方面的事情。他只能笼统地将许昌的经济、民生、党建、宣传等工作统统讲了一遍。

主席打断了他的发言:

“我想知道当地合作社的具体情况。”

在一般情况下,高居在上的地委书记,了解到的信息都是经过下面加工或者美化过的数据,极少有完全准确、具体细致的情况。

幸好,纪登奎不是一个常年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的领导,他刚从鲁山县的一个合作点调查回来,对合作社的具体情况大致了解。

纪登奎记忆力好,他的数据都是经过实地调查的,毛主席对他的汇报给予了肯定。

主席的专列快速行驶,到驻马店火车站时,主席亲自送他和潘复生下车,嘱咐罗瑞卿:

“给他们买两张火车票!”

1963年,纪登奎进入河南省委,担任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他还没上任,河南省委就打来电话,通知他:

“请速来郑州!”

他正纳闷发生了什么事,这么火急火燎的,到了郑州才知道是毛主席召见他。

他来不及与许昌地委告别,带好行李坐上火车就赶赴郑州。

毛主席问他:

“我想了解一下,洛阳地区的农村是如何战胜灾荒,克服困难的,您可要说实话!”

毛主席最后强调,要他说实话,因为主席在中南海看到的来自下面的情况,基本上是报喜不报忧,文件里面的情况大都重复一个意思,“形势一片大好!”这反而让主席担忧不已,他无法向地方下达正确指示。

他将当地受灾的实际情况如实告诉了主席,主席听完心疼不已:

“这三年困难,害惨了我们的河南人民啊!”


图|纪登奎

纪登奎调任河南省委后,心中愧疚,感觉对不起人民群众,他背着行囊,徒步来到信阳、驻马店等县的农村地区,真诚地向老百姓道歉。

三、受到毛主席的重用

1969年4月,纪登奎作为河南省代表出席中共九大会议。

4月12日,吴法宪奉命找到他,说:

“毛主席点名,要你在大会上代表革命干部发言,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主题是谈一下如何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

他推脱道:

“我来发言不合适吧!我不算革命干部,只能算解放干部。”

“那你觉得谁才算革命干部呢?”

“刘格平、王效禹这些人才算吧!我只是由毛主席解放出来的干部。”

“你难道还没懂吗?就是毛主席让我来找你的,是他让你代表革命干部发言的,你要做的是接受任务!”

“不好吧!我不知道该怎么向毛主席汇报呢,请您把我刚才说的话跟主席汇报一下吧!”

吴法宪离开半个小时后,又回来了,他告诉纪登奎:

“我向主席汇报过了,主席的回复是,他就是要你这个‘解放干部’发言!”

九大会议上,发言的人中,周恩来、康生代表的是中央;陈永贵代表的是农民;王洪文代表的是工人;尉凤英代表的是妇女;孙玉国代表的是解放军。纪登奎的开场介绍是“革命干部”代表。

轮到纪登奎讲话时,毛主席四处寻找主席团成员坐席上他的身影,找了很久还没有看到他,焦急地问一旁的周恩来:

“纪登奎同志坐在哪呢?我怎么没找到他?他马上要发言了。”

周恩来指着前面的代表席,说:

“他在下面的代表席坐着呢!”

这时,纪登奎站起身来,朝发言台走去,路过毛主席的座位时,主席笑着对他说:

“请你发言!”

然后,毛主席站起身来,向全体代表宣布:

“他是纪登奎同志,山西人,一直在河南工作,是我的老朋友啊!”

毛主席讲完,会场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纪登奎的发言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我们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毛泽东思想,永远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跟着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紧跟毛主席就是胜利!”

他10分钟的发言中,竟然有30多次提到了毛主席,充分表达了他对毛主席的忠心。

同样地,毛主席在会议上说他是“老朋友”的介绍,也让纪登奎平步青云。

在毛主席的建议下,纪登奎在第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当时他才46岁。

1969年5月2日,毛主席到河南省代表暂住的京西宾馆,接见了耿起昌、王新、纪登奎、刘建勋等人。谈话结束时,主席单独对纪登奎说:

“你要调到北京来工作几个月,帮中央打个短工吧!回去后,我让周总理安排一下,他什么时候通知,你就什么时候来。”

“毛主席,我水平还不太行吧!”

“凡事开头难,来中央锻炼一下也好啊!”

6月1日,毛主席的专列经过郑州,刘建勋、纪登奎上车汇报情况,主席再次强调:

“纪登奎同志要尽快来北京工作!”


图|纪登奎

纪登奎谦虚地说:

“我能力低,水平差,去中央工作更不行。”

“这样,我觉得你可以两头跑,一半的时间在北京,一半的时间在河南。北京的工作比较难,在北京工作时间不能太长,就当打个短工吧!”

他只好答应下来。

他到北京后,在中央的主要工作是抓农业问题。当时的中国,虽然工业有所发展,但还是以农业为主,所以他肩膀上的担子并不轻。不过,他毕竟从基层一步步升上来的,对农业方面非常熟悉,做这方面的工作对他来说手到擒来。

四、建设大寨县

1968年8月,中共山西昔阳县委第一个提出要建立大寨县的口号。县委召开誓师大会,庄严宣告:

“治山治水、改天换地、重新安排昔阳河山。”

从1967年到1969年,昔阳县大搞农田开垦,新开拓农田8万多亩,扩大灌溉面积3.1万多亩。

1969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67亿公斤之多,比1966年的8000万斤翻了一番。到1970年,昔阳县粮食总产量突破2亿斤,平均亩产542斤。这对当时粮食紧缺的北方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示范。

中央十分看重昔阳县的这番成绩,决定在昔阳召开一次“北方农业会议”,会议代表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等14个省市。

会议由纪登奎全权负责,他的任务就是要考虑好这个会要怎么开,解决一些什么问题。

接到任务的他,立刻带人赶到昔阳县考察,为大会的召开积累素材。

原昔阳县委书记陈永贵已当选为中央委员,他对纪登奎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8月9日下午,陈永贵和山西省领导陪同纪登奎,在当地转了一圈,随后上了虎头山。

纪登奎看着生机勃勃的庄稼,对他们说:

“看样子,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有可能打破粮食产量的记录啊!”

他操着山西口音和他们边走边聊,从路边的玉米,聊到化肥、土壤和谷子的长势。从春天聊到冬天,农业的方方面面无所不谈。

纪登奎对昔阳县最大的印象是,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想着,同样是一群人,同样是一个国家,并且昔阳县的自然环境,也没有比北方其他地方要好很多。为什么它就可以3年粮食产量翻一番呢?为什么它就能从一个需要靠外运粮的县,迅速转变为一个有余粮的县呢?

经过一番思考,他得出结论:

“是人!关键还是在人!人的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

他叫记者在写学大寨的材料时,要强调人的因素。

后来,他又在昔阳县考察了3天,在这几天里,一个农业大国的农业发展大计——建设大寨县,在他的头脑中逐渐萌芽。

他很快写完了《在中央北方农业会议上的汇报提纲》(初稿)。

《提纲》指出:

“学习大寨要把毛泽东思想放在首位,要活学活用,不能模式化、教条化。”

8月20日的北方农业大会上,山东组提到:

“同样是一片天,同样是一块地,同样是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为什么山西昔阳县能做到,我们山东做不到?”

会议记录报告呈送给毛主席批阅:

“同意!”

8月28日,《人民日报》正式宣布全国第一个农业大寨县建成,同时发表社论:

“昔阳县从一个缺粮县变成一个余粮县,给全国各县的领导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昔阳县能办到的,其他县为什么不行?一年不行,两年不行……四年、五年总是能成的!这里的关键因素在于人……’”

从此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了。

五、晚年辞去党内职务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纪登奎主动辞去他担任的所有党内职务。

图|邓小平

后来,邓小平找他谈话,要他继续为国家做一些工作。

于是,中央安排他主管旅游工作。他提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在未来绝对会给国家创收。同时他给出了许多关于旅游业的具体建议。中央赞同他的看法,并在旅游产业上投入不少财政资金。

1982年.纪登奎早年的战友赵紫阳提议,将他安排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王震代表中央找他谈话,给他的职务是“部级研究员”。

上任后,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走遍了除西藏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研究的收获很大。

晚年他在评价毛主席时,说:

“毛主席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一位人物,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殚精竭虑……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他是寸土不让的,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几场战争都深刻表明了毛主席的战略眼光是独到的、正确的……”

曾经有人问过他:

“你晚年还想做些什么?”

他回答:

“我还想到大学里面去教书,讲讲政治经济学之类的课程。趁我还能动,我还想多看看咱们的国家。”

1988年7月13日21时06分,纪登奎突发心脏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人民日报》在报纸上发了一则普通的讣告,这样评价他:

“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