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人物首页 频道列表

蔡锷:近代中国首位享受国葬的人,一生完成两件大事

2021-09-15 12:2316130

原标题:近代中国首位享受国葬的人,一生完成两件大事,如今名字无人不晓

中国人喜欢讨论一个问题:到底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在我看来,这二者应该互相推动,在特定时势下,英雄顺应历史的潮流出现,而后,又以自身的力量去影响时势,改变历史走向。所以乱世尤其盛产英雄,往远了说有春秋战国、三国鼎立,往近了说,有风云迭起的民国时代。

民国时期有一位英年早逝的将军,他临终遗愿表示自己应当薄葬,但他去世后,时人还是坚持为他举办了近代中国的首次正式国葬。将军虽然魂归青山,但英雄之名,后人永志不忘。
清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那天,湖南邵阳一户贫寒人家添丁,取名蔡艮寅。相比“蔡艮寅”这个原名,他后来的名字“蔡锷”更无人不晓,所谓“锷”,本意就是刀剑的刃,人如其名,蔡锷就像带着使命的一把天铸长剑,劈开了晚清民初压在四万万国民头上的混沌黑暗。
蔡锷少年时期曾经师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思想上受他们影响。1990年,18岁的蔡锷随湖南浏阳人唐才常参与长江沿岸反清自立军起义,他一腔少年热血要为国挥洒,但这次的起义并不成熟,很快失败。蔡锷改名,去了日本继续深造,因为当时流行“政治学西洋,军事学东洋”。
在日本东京的陆军士官学校,蔡锷表现十分出色,他与后来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钱学森岳父)、近代民主革命家张孝准(后来掩护蔡锷成功逃出袁世凯监视,帮其返回云南)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晚清时期的中国掀起了一股编练新军救国护民的热潮,蔡锷赞同练军,但他认为光有新军还不够,还要有国魂。




1904年,蔡锷毕业后迅速回了积贫积弱的祖国,作为新式人才,他被各省督抚“争抢”,辗转江西、老家湖南、广西、云南,组织练兵。蔡锷在广西各军校做了5年的校长,后来的桂系首领李宗仁就当过蔡锷学生,他印象中的蔡锷就像神明,不仅自身出众,对学生也要求严格,得到所有人的敬重。
有人以为蔡锷是云南人,其实不是,只是蔡锷和云南的确缘分很深,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蔡锷调去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当时的清朝已经走到了末路,暗中策划兵变推翻封建统治的进步人士数不胜数,蔡锷在日本时虽没有加入同盟会,却早已给出了自己的态度,他表示一旦起事,自己将竭尽所能给予支持。
君子一诺千金,当年10月份湖北武昌起义爆发,腐朽的清廷震惊不已,蔡锷当机立断在云南响应,攻占云贵总督署,建立起大中华云南军都督府,并被推举为云南都督,很快,清朝在云南的封建统治不复存在了,在蔡锷力主整顿弊政、发展经济教育、更新人事后,云南焕发了全新的生机,然而蔡锷在云南,却引起了袁世凯的忌惮。
1913年,袁世凯找理由把蔡锷调去北京,明面上是重用实际却处处监视他,蔡锷本以为袁世凯有长远眼光,能支持他完成组建一支强大新军护国的梦想,不料袁世凯其人私欲一天天膨胀,甚至准备开历史倒车复辟帝制,蔡锷震惊之余也失望万分,决定逃离袁世凯以谋求对策。

为此他表面流连风月,与侠女小凤仙日夜相处,打消了袁的部分戒心,找准时机逃去日本后辗转回到云南。当时许多人对袁的所为都愤慨不已,但手上没有足够力量,不敢轻易喊讨袁口号,但蔡锷不同,蔡锷不仅有实力,还有决心,据他的老师梁启超后来回忆,蔡锷讨袁前夕将袁世凯比作“王莽”,他说:
“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不可。”
蔡锷做好了失败即死、绝不亡命逃走的准备,万一成功了呢?他也不想争地盘当什么一方大军阀,这次举义,只为天下大公。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拥护共和反对帝制,出兵讨伐袁世凯,袁世凯气得立刻就想将他和护国军一网打尽,没想到蔡锷入川后指挥得当,组织反攻以少胜多,北洋军因伤亡过半,无力再战。


在一片讨袁浪潮中,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很快因病去世,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封建帝制在中国复燃的苗头被掐灭。而蔡锷被继任的黎元洪任命为四川督军,虽然帝制崩塌,但若蔡锷继续发挥自身能力,也许后来的历史会有不同。
然而天困英雄未与时,蔡锷此时因喉疾赴日本治疗,不幸病情恶化,1916年11月8日病逝日本,年仅34岁。他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一干将士的抚恤工作。第二年4月,蔡锷将军魂归故土,北洋政府为他在湖南长沙的岳麓山举行国葬,出殡当日天降大雨,但送葬队伍依然绵延数里不断。

将军英魂归青山,人间哀哭长未止。蔡锷一生虽短暂,却完成了两件大事: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的地方统治,往全国追求民主共和的燎原烈火里投入一束重要的薪柴;第一个起兵讨伐袁世凯,成功阻止腐朽落后的帝制复辟。
时人祭蔡锷之文所言,满是追思哀叹:“天不欲兴中国,何以生公?天苟欲兴中国,何以死公?......非公无寿,乃国无福;四万万众,同声一哭!”


蔡锷的功绩,毫无疑问可标青史,很多人听说过蔡锷将军的名字,却未必知道他是近代以来中国国葬第一人。将军虽已逝去,但其爱国精神和崇高品质却始终激励后人当不忘历史,尤其,不能忘却近代那些屈辱。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