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19年3月15日,寰球中国学生会欢送赴法留学生合影
新民学会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新民学会的发起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对该运动非常重视,曾亲临上海四次为赴法学生送行。
第一次送别为1919年3月15日和17日。1919年3月15日《申报》记载,当天下午3点,寰球中国学生会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51号举办赴法留学生欢送会。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19年3月15日,毛泽东“在上海参加环(寰)球中国学生会召开的赴法留学生欢送会。”有关资料显示,寰球中国学生会为成立于1905年的独立社会团体组织,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主要负责“招待留学生出洋及介绍留学生应聘等事”。《毛泽东年谱》又记载,毛泽东“十七日,送别湖南青年赴法。”由于这是第一批通过海路赴法的留学生,勤工俭学会、寰球中国学生会和新民学会都非常重视,不仅举办了隆重的欢送会,更组织专人送别。1919年3月17日《字林西报》记载,赴法学生乘坐驳船登上“因幡丸”。故3月17日毛泽东是与学生们同乘驳船至停泊于汇山码头前的“因幡丸”为学生送别的。
图为当时赴法的“贺茂丸”邮轮
第二次送别为1919年3月29日、31日。1919年3月29日《申报》记载:“……又有第二批学生定于三月三十一日乘贺茂丸放洋,今日午后三时寰球中国学生会及法国驻沪总领事在法工部局大厅合开送别会。”《毛泽东年谱》记载:“二十九日,参加又一批赴法留学生欢送会。”同时又记载:“三十一日送别。”当时的《字林西报》显示,赴法学生于3月30日晚上就乘驳船登上了“贺茂丸”,所以,毛泽东是在3月31日乘驳船至汇山码夨迟,不能久待,即离上海去北京。”因此可以看出,第三次送别,毛泽东未赴码头送行。
图为当时赴法的“因幡丸”邮轮
第四次送别为1920年5月8日、5月9日。1920年5月9日,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乘坐“阿尔芒勃西号”赴法留学。1920年5月5日,毛泽东再次来到上海,为即将赴法的新民学会会员萧三等送行,赵世炎等同船赴法。据《毛泽东年谱》记载:“5月8日和新民学会会员彭璜、李思安等,为欢送即将赴法的陈赞周等六位会员,在上海半淞园开送别会。”而对于启程当天的送别,《毛泽东年谱》中只说“道别于黄浦江岸”。肖子暲在《我们一路怎么样到的法兰西》中回忆道,当日“坐小轮来送行的,仍坐小轮回黄浦滩去,两个船相背而驰,两方的人,挥巾挥帽。”由此可见,当时毛泽东是从公司码头乘驳船至停泊于杨树浦码头前的“阿尔芒勃西号”,送别萧三和陈赞周等人的。
图为当时的汇山码头
毛泽东亲临上海四次为赴法学子送行;北外滩,见证了伟人在黄浦江畔播下火种。这些青年学子中的优秀分子在法学习新知,淬炼思想,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少人成为了日后中国共产党乃至新中国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