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喝的十大名茶 湖南有三种
中国哪的茶最好喝?经过评选,这“十大名茶”上榜,你爱喝哪几种?
1:西湖龙井。素有“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美誉。 西湖龙井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而得名。 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已有千年之传承。 据史书记载,唐代灵隐、天竺二寺已开始产茶,至北宋时期,辩才法师择居龙井村,在狮峰山下开山种茶,此为龙井村种茶制茶之滥觞。清代,西湖龙井声名远播,乾隆皇帝尤为钟爱,曾六下江南,四上龙井,亲封“十八棵御茶树”,并题写龙井茶诗六首,自此,西湖龙井名扬四海,享誉中外。 西湖龙井茶形扁平光滑,色泽嫩绿光润,茶条紧结挺直,体表无茸毛,芽长于叶,苗锋尖削。 其色泽随着品质下降而加深,由高到低依次为嫩绿、青绿、墨绿。 冲泡西湖龙井,需选用约200毫升的玻璃杯,以85℃左右的沸水为佳,投茶量约为4至5克。 待茶叶慢慢舒展,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即可品尝。焖泡后的西湖龙井,茶汤清澈明亮,色泽黄绿相间,清香扑鼻,带有淡淡的兰花香韵,余味嫩栗香依旧绵柔细腻,香韵纯正自然,无丝毫杂味。 入口甘醇鲜爽,茶汤回甘持久,层次感丰富。 尤其是明前采制的西湖龙井,口感淡雅香甜,苦涩感极弱,甘香不洌,令人回味无穷。
2:洞庭碧螺春。乃中华茶苑之瑰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著称于世,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此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因产地而得名“洞庭碧螺春”。 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彼时已被列为贡品,备受皇室青睐,至明清时期,更是声名远播,享誉四海。洞庭碧螺春茶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附着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色泽银绿隐翠,极尽雅致。 炒制后的干茶,条索纤细,卷曲如螺,茸毫满披,银白隐翠。冲泡时,需选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入80℃左右的开水,后投入茶叶,瞬间可见茶即沉底,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 其口感清雅鲜爽,滋味甘醇,头酌色淡幽香,二酌翠绿芬芳,三酌碧清香郁,回甘悠长,宛如高级工艺品,令人陶醉。
3:安溪铁观音。乌龙茶中之上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享誉中外。 此茶源自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 据史书记载,铁观音创制于清雍正年间,至今已有数百年之历史。安溪铁观音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叶底肥厚,软亮匀整,红边明显,极具欣赏价值。 其制作工艺精细复杂,需经晾青、晒青、摇青、杀青、揉捻、包揉、烘干等多道工序,方能制成。冲泡时,需选用100℃的沸水,以白色盖碗为佳,先以沸水烫杯,后置茶于碗中,冲入少量沸水,稍候片刻,待茶叶舒展,再冲入沸水,静待片刻,即可品尝。 冲泡后的铁观音,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馥郁高远,兰花香、桂花香交织其间。 闻之令人心旷神怡,饮之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长,音韵显著,口感饱满而富有层次,实为茶中之上品。
4:信阳毛尖。亦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此茶产自河南省信阳市,尤以西南部山区的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黑龙潭、白龙潭等地所产为佳,俗称“五云两潭一寨”。 据史书记载,信阳毛尖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苏东坡曾赞叹:“淮南茶,信阳第一。” 至民国初年,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始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茶形纤细挺直,多白毫,色泽翠绿。 其制作工艺精湛,需经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多道工序,方能制成。采摘时,通常只选取鲜嫩的芽叶,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杀青环节通过高温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防止茶叶氧化。 揉捻则使茶叶形成特定的形状,并促进茶叶内物质的转化。干燥过程则进一步提升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冲泡时,需选用透明的玻璃杯,以沸水烫杯后,取适量信阳毛尖置于杯中,注入80-85℃的温水,先浸润片刻,再高冲至七分满,静待2-3分钟,即可品尝。 冲泡后的信阳毛尖,汤色清澈明亮,嫩绿或黄绿相间。 其香气清高持久,带有淡淡的花香与栗香,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品饮时,滋味鲜爽醇厚,回甘生津,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茶山之间,尽享自然之馈赠。
5: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代,盛于唐宋,明清时期更是声名远播,被誉为“茶中之王”。 此茶产自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市,区内面积达70平方公里。 所产之茶,具有独特的“岩韵”品质特征,被誉为乌龙茶中的极品。武夷岩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表面附有一层细密的砂砾状白霜,宛如宝玉镶嵌于乌金之中,尽显古朴典雅之风范。 其制作工艺精湛复杂,需经采摘、晒青、做青、炒青、揉捻、走水焙、簸拣、摊凉、挑剔、毛茶、补火等多道工序,方能制成。冲泡时,需选用宜兴紫砂壶或白色陶瓷盖碗。 以沸水烫杯后,取适量武夷岩茶置于杯中,注入100℃的沸水,先浸润片刻,再高冲至满,静待片刻,待茶汤渐呈橙黄清澈之色,即可品尝。 冲泡后的武夷岩茶,汤色橙黄明亮,香气馥郁持久,既有绿茶之清香,又有红茶之甘醇,更兼有一种独特的岩骨花香。 闻之令人心旷神怡,饮之岩韵显著,口感层次丰富,既有花香之清雅,又有果香之甘甜,更有木质香、枞味等复杂香气交织其间。
6:君山银针。产自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中的君山岛,自古便享有“黄茶瑰宝”之美称。 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彼时因茶形如鸟羽,色如黄金,得名“黄翎毛”。 至清代,茶芽满披白毫,色泽金黄,形如银针,故更名为“君山银针”,并被列为皇家贡茶,专供帝王享用。 君山银针的产区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湖泊众多,气候湿润,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君山银针,色、香、味、形俱佳,世称“四美”。 其芽头茁壮挺直,大小长短均匀,白毫完整鲜亮,芽头色泽金黄,享有“金镶玉”之美誉。冲泡君山银针,宜选用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径4-6厘米,每杯用茶量为3克。 冲泡时,先以沸水预热茶杯,再置茶于杯中,随后注入70℃左右的开水,利用水的冲力,先快后慢冲入茶杯,至七八分满为止。 此时,茶芽缓缓竖立,上下浮动,宛如水中舞蹈,蔚为壮观。 冲泡后的君山银针,茶汤呈浅黄明亮,清澈如玉,轻抿一口,滋味甘甜鲜爽,香气清雅,回味悠长,恰似琼浆玉液,令人陶醉。
7:祁门红茶。乃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一款红茶。 其历史可追溯至1875年的安徽省祁门县平里镇,至今已逾百载,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素有“红茶皇后”之美誉。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门红茶条索紧细秀长,色泽乌润,金毫显露,犹如佳人秀靥,风姿绰约。 冲泡时,以90~95℃的热水为佳。 茶具可选用紫砂壶或白瓷茶具,先以沸水预热茶具,再取适量干茶置于壶中。 注入热水,首泡约10秒后即可出汤,后续渐次延长冲泡时间。冲泡后的祁门红茶,茶汤红艳明亮,犹如琥珀,香气馥郁持久,似花似果似蜜,又带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 细品之下,滋味醇厚鲜爽,甜润回甘。 即便与牛奶和糖调饮,其香不仅不减,反而更加馥郁,实为茶中之上品。
8:黄山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光绪年间,由谢裕大茶庄所创制,而茶之渊源,则可上溯至盛唐时代,历经千载,犹自芬芳。 黄山毛峰以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叶的鲜茶叶为原料,经手工炒制而成,成茶形似雀舌,均匀饱满,绿中泛黄,白毫显露,犹如春日嫩芽,披银挂霜,雅致非凡。冲泡黄山毛峰,需以80℃左右的热水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皆可。 先以少量开水浸润茶叶,加盖约3分钟,使茶香初绽,再续加开水至七八分满,静候片刻,即可趁热品尝。 冲泡之时,水流应沿杯壁缓缓而下,带动茶叶旋转起舞,宛如仙子凌波微步,景致妙绝。茶与水之比,约为1:80,浓淡相宜,方能尽显茶之真味。 冲泡后的黄山毛峰,茶汤清澈明亮,呈浅绿或黄绿,香气鲜爽清新。 闻之如兰,品之如泉,回甘悠长,滋味醇厚甘甜,仿佛春日里的一抹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9:普洱茶。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据《普洱茶记》所载:“普洱古属银生府。 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而“普洱”之名,则首见于元朝,因地名“步日部”演变而来,至明朝末年,方定名为普洱茶。 清朝时期,普洱茶更是大放异彩,不仅成为宫廷贡品,还广受海内外人士喜爱,步入其最为光彩而鼎盛的时代。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普洱(原名思茅)、临沧及保山等地。 西双版纳的勐海、易武等地。 普洱茶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采摘、杀青、揉捻、晾晒、压制等工序制成,又分为生茶与熟茶两类。 生茶未经发酵,保留了茶叶的原始风味,口感清新,茶香独特;熟茶则经过发酵,口感醇厚,带有特别的陈香。冲泡普洱茶,需遵循一定的方法,方能品味其真谛。 首先,需用茶针或茶刀撬取适量茶叶,置于紫砂壶或盖碗中。 醒茶是关键一步,通过改变茶叶的储存方式,唤醒其品质,凝聚茶韵。 冲泡前,以沸水浇淋茶具,提升温度,再投入茶叶。 投茶量依茶具大小与个人口味而定,通常以1:16的比例为宜。 普洱茶需用100℃的开水冲泡,即冲即出,润茶1-2次,避免润洗过重。 冲泡时间依据茶叶不同而调整,总体原则是快速出汤,滤干。初始冲泡时,普洱茶或会呈现出一定的苦味与涩味,这是茶叶中咖啡因与鞣酸所致。 随着冲泡次数增加,甜味逐渐显现,与苦涩味交织,形成独特口感。 陈年后的普洱茶,苦味与涩味减弱,茶汤更加醇厚,茶香层次丰富,可以是蜜香、花香、木香等,令人回味无穷。
10:安化黑茶。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据史料记载,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安化所产“渠江薄片”,已列为朝廷贡品, 此乃安化黑茶之滥觞。至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安化黑茶正式创制,而后在万历年间被定为官茶,大量远销西北,名震一时。 2010年,国家批准对“安化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安化黑茶产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选用优质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干燥等复杂工序精制而成。 其主要产品形态有茯砖、黑砖、花砖、青砖、湘尖等,各具特色,形态各异。 茯砖茶内含金花(一种冠突散囊菌),香气独特,汤色橙红明亮; 黑砖茶条索紧实,色泽黑润,滋味醇厚; 花砖茶压制紧实,砖面花纹清晰,香气纯正,汤色红浓; 青砖茶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 湘尖茶则条索紧实,色泽黑润,香气高长,汤色橙黄明亮。冲泡安化黑茶,需讲究方法与技巧。 冲泡前,先用沸水浇淋茶具,提升茶具温度,再取适量茶叶(一般为6-8克),置于白瓷盖碗或紫砂壶中。 冲泡水温以85℃为宜,过高易使茶汤苦涩。首泡需润茶,即快速出汤,以唤醒茶叶。 后续冲泡时间依据个人口味与茶叶品质而定,一般为30秒至1分钟不等,可逐渐增加。 冲泡后的安化黑茶,汤色清澈明亮,呈浅绿或黄绿,清而不浊。 口感细腻,滋味醇厚,或有近似兰香、板栗香味,入口微涩而后回甘,余韵悠长。
伟仁永巨洞庭青砖(黑茶)茶叶基地,位于临湘市聂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