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湖湘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对对联故事45:明代一副对联,下联一字不差地照抄上联,流传至今却从未被超越

2024-04-16 21:178940

中国文化究竟能有多巧妙呢?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一提其中的代表——对联。

对联又称作对子,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种,其因为对仗工整,内容相互映衬,并且能通过短短几个字表达出一种很完整的

意趣,而颇受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欢迎。


从古到今,关于对联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既包括文学大家巧妙地更改对联,让对联的意思完全改变,也包括上下联

完全一致,却能够反映出截然不同的意思。

可以说,正是因为文人们妙笔生花,才赋予了对联如此多的内涵。

那么,这些文人们是如何创作出这些有趣的对联呢?他们又将对联做何用处了呢?


01 对联的美妙之处

对联极为复杂,其往往能够展现出文人们的文学功底,所以很多文人们都将对对子当作一种兴致,热衷于在各种场合自己动手

进行创作。

这样作对后来人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给后世带来了不少内涵丰富,引人思考的对联。


我国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字写得好,但很少有人知道,王羲之写对联也是一绝。

在王羲之身上,就发生过这样一件有关对联得十分有趣的事。

因为他的字好对联也好,所以当他们家过春节的时候,王羲之所写的对联竟然每贴一幅就会被人偷走一幅。

这可把王夫人给急坏了。


眼看着除夕就要到了,大门上竟然连一副对联都没有,这可怎么办?

王夫人急得团团转,王羲之却是半点不着急,他思索了一会儿之后,突然笑了,将笔墨纸砚拿出来,大笔一挥,重新写了八

个大字。

王夫人凑近去看,发现他写的竟然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大过年贴这样的对联,未免也太不吉利了吧!王夫人这下更急了,让王羲之赶紧重新写一幅寓意好的。


可是寓意好的话岂不是又要被人偷了?王羲之没有选择听夫人的话,叫来儿子直接将对联给贴到了门口。

果然,由于内容不吉利,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门口的对联都完好无损地贴在那里,再也没有人来拿了。

到了大年初一的那一天,王羲之终于拿着笔慢悠悠地走到了大门口,沉思了片刻后,提笔在上联和下联上分别加上了

三个字。


这三个字一加,对联的含义一下子截然相反,从一开始的不吉利变得充满了美好的寓意。

王羲之在上联里加上了“今朝至”,下联里则是加上了“昨夜行”,于是这副对联就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

单行昨夜行”。

福今朝就要到了,而祸已经在昨夜行完,这一对联放在除夕这样的节日当中,充分展现出了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看到的人也无一不惊叹一句,这一改动当真是巧妙极了!


02 上下联完全一致

除了王羲之的这副对联外,还有一幅流传至今的对联也极其巧妙。

这副对联的作者叫做徐渭,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有着戏曲家、书法家、文学家等多个头衔。

他曾写过的一副对联,被称为“史上最懒的对联”,因为它的上下联内容竟然是完全一样的。

有人一定会问了,若是完全一样,那上下联的意思岂不是也重复了吗?


对联的巧妙之处正在这里,虽然上下联一模一样,可偏偏能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含义。

徐渭是怎么做到的呢?这还要去看一看他所写的对联内容。



这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乍一看上去,这就是完全一样的两句话,可是如果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原来这短短几个字里,竟然别有洞天。

当看到“好”这个字时,反应快的人一定会意识到,这是一个多音字。


读音不同意思也就不同,所以若是把上联里的两个好字区分为先三声后四声,下联里的则区分为先四声后三声,那么对

联的上下联内容自然也就被区分开了。

当字音不同之后,上下联所展现出来的含义也有了区别。

上联讲的是当人们正处年少,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时,往往会因为难以平心静气,将心沉下来,而不愿意、不爱好读书,

而到了下联,便是完全相反的意思,那就是当人们到了一定年龄,对知识开始渴求,喜爱读书的时候,却往往老眼昏花,

脑子也转不动,不好读书了。


从这副对联所展现出来的道理,不难看出,这是他做给自己孩子的,目的就是规劝他要趁着年轻用功读书,不要等到年

纪大了,不再具备读书的能力时再去渴求知识。


03 千古名句

徐渭只通过七个字,做出了一幅一模一样的对联,而这副对联虽然只有这么寥寥几个字,却讲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

那就是“读书要趁早”。

这个道理有多重要呢?看看它给现代人带来的影响就知道了。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心浮气躁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愿意读书的人多吗?不多,而到年纪大了的时候后悔的人多吗?

很多。

直到现在,这副对联所讲述的道理都还适用,其依然能够对当下的年轻人们起到一定的规劝作用,告诫这些年轻人们要趁

早多学习、掌握知识,不要等到老了之后追悔莫及。

由此可见,这幅“史上最懒对联”不愧是千古名句,其下联虽然一字不差照搬上联,却是一直被模仿而从未被超越。


在千百年的文化洪流中,这副对联始终屹立不倒,没有随着文化的推陈出新而被冲刷掉,反而在这样的不断打磨中,始终

呈现出光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