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湖湘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对对联故事42:厕所门口挂一对联,上联:“来人不蹲就站”,下联一出堪称绝妙

2024-02-15 09:5911580

      前言:

     两句平仄相和,意境相生,一对聪颖绝妙的对联,您是否也曾有过耳闻目睹之机会?这看似平实无奇的文字,却承载了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蕴含着先贤们的聪明才智。它从何而来?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一、对联的推行:从桃符到红纸张贴

       五代时期,后蜀国主孟昶博览群书,极善文词,尤其钟情于李白的绝句。他喜爱对仗工整的对联,想要在自己的宫殿里

挂上些漂亮的对联。但当时并无适合挂对联的纸张,孟昶灵机一动,便命人制作桃木的小牌匾来书写对联。这种小牌匾被称

为“桃符”。桃木寓意吉祥,桃符上常刻画门神像,具有辟邪作用。

       起初,桃符上刻的是“福”、“寿”、“禄”等吉字,后来才逐渐改为对仗的双句对联。第一幅春联就是在后蜀创作的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种形式开创了春联的先河。桃符质朴简陋,但孟昶却十分喜爱,并在朝堂上提倡这种

对联风气。



       到了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酷爱文词,尤其推崇对仗工整的对联。他认为对联可以增强民众的文化修养,于是下令要

求全国每家每户都要张贴对联助兴家风。朱元璋时常微服外出,察看百姓家中的对联。

       有一次,他走到一家小摊前,发现这家竟然没有张贴对联。朱元璋看到摊主一家都是不识字的老百姓,便亲自动手为他

们题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寓意这家人用自己的双手劳动,用厨刀屠宰猪只维生,颇为贴切

生动。从此,对联在民间盛行开来。


       在明朝,许多文人都以写对联示人,有人结伴出游,路遇佳景,即兴吟咏成对联。一时之间,吟诗作对成了士大夫们的

时尚活动。有些大臣上朝时,也要考验皇帝的学识,临时出题目与君主赛对联。朱元璋便是通过对联,认识并起用了著名进

士刘伯温。

       一日,朱元璋微服出巡,在一家茶肆中遇见一个穿着简朴的中年书生,两人进行了兴趣盎然的闲谈。朱元璋想考察这人

的学识,便提出以四川景色为题材对对联:“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那书生不慌不忙,应对道:“新月如

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平仄有序,结构严谨,朱元璋不禁为他的才华折服,后来起用他为兵部侍郎,此人正是

当时高中状元刘伯温。


       二、对联技艺:从雅句佳作到生活应用

       进入清朝后,对联写作已经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一项盛行技艺。读书人们常常沉醉于这种修辞游戏,认为能写出妙语连珠

的对联是文采的体现。于是出现了“联会”这种聚会形式,文人学士们聚在一起吟诗作对联,互相切磋文采,颇为兴奋。他

们善于从典籍中搜罗出句子灵活组合,创作出新意连连的对联,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可见,在这一时期,对联已成为(上流社会)的文人雅士们的专属领域。他们善用典故创作习题对联,气势恢宏,辞藻华

丽,只有读书人能理解其中的妙处。比如“朝发軒城柳,暮棹洛川桨”,取材于唐诗,写景洛阳;“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

”,寄寓春江花木满载热闹景象的深意。


       这些对联在形式上严谨,但过于浮艳菁英,不够贴近百姓生活。而随着时间推移,对联也开始从上流社会的文人范围扩

散到普通老百姓家。平民百姓也开始在自己的居室里张贴通俗易懂的对联,以驱邪避祸、祈求平安。

       于是出现了许多贴合日常生活主题的通俗对联。比如贴在厨房里的“八珍亨喜气,五味调新香”,表示食材丰富,饮食

可口;贴在新婚房里的“龙凤呈祥瑞,鸳鸯报团圆”,预示吉祥美满的婚姻;甚至“茅舍有光阴,草堂现文章”这样通俗幽默的

对联,也可见于乡村书斋。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找到对联的身影。


       三、对联创新:从典雅词藻到白话风格

       民国之后,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对联的写作也越来越强调通俗易懂,远离传统的典雅词藻,走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通俗的白话对联,使得这一传统文化形式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新时期的对联更加重视内容,追求实用和通俗。许多政府官员也开始用对联作为宣传手段。有一位名叫张顺的县长为了

庆祝辖区新建成的公共厕所,特意请人创作对联来为开放剪彩增添喜庆气氛。这实在是一项挑战他人文采的艰巨任务。

       张县长琢磨再三,最后决定邀请本地一位大学校长来承担这任务。这位校长姓李,是一位学富五车的老学究,张县长跟

他商量了这个不太体面的创作要求,老校长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



       老校长李思群对这个题目费尽脑筋,在家中闭门苦思了好几天。他从各类典籍中搜罗,试图找到一些贴切的句子,但总

觉得搭不成对。怎能用那些华丽词句来写公厅对联呢?这个题目真是难为死他了!

       经过仔细思索,李思群终于构思出几副较为通俗的对联。其中“来人不蹲就站,去者非男即女”这样幽默俏皮的一副最

为出色,生动地表达了公厕的使用对象和方法,既实用又通俗易懂。张县长看后大为赞赏,选用了这副对联张贴在新厕所的

醒目位置。

       从此,白话对联逐渐在民间传播开来。它摆脱了传统典雅词藻的束缚,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使

中国的传统对联文化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



       四、对联的魅力:从形式到内涵

       我们不难发现,经历几个朝代的演变,对联已从单纯的修辞技巧,转变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表征。它既是士大夫们锻

炼文采的方式,也是普通老百姓表达心愿的媒介;它既可用于正式场合,又可入于日常生活;它既可雅俗共赏,又可代代相传。

       对联就像一块文化的瑰宝,闪烁着灵动的想象。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在明清时期,它是

上流社会文人的专利,到了现代又返回平民百姓。它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又反过来丰富了生活。

       正是这独特的魅力,使中华民族的对联文化得以在时代的洪流中屹立不摇、继续闪耀,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它已

经成为中国语言的特色,成为我们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这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用心珍藏和传承。



       结语:

       一句简朴的对联,承载的却是深厚的历史积淀。从朴实的桃木符箓,到喜庆的红纸榜单;从士大夫的骚雅词藻,到百姓的

通俗生活;从皇帝的张贴要求,到今人的文化传承......回望对联发展的脉络,我们不仅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看到

了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进步的可能。

       当我们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应该不断赋予它新的生命和时代印记,使这一璀璨瑰宝能够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就像我们

的先人们通过不断创新把对联传承发展下来一样,这也是我们今天应该努力的方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