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湖湘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对对联故事41:毛主席对对联的故事

2024-01-23 16:5614060

湖南才子出上联考验毛主席,怎料毛主席对的下联,令他连声称好


前言

1917年毛主席与萧子升游学至安化县时,二人打算前去拜访当地有名的才子夏默庵。

然而,夏默庵性格孤傲,毛主席两次求见都遭到了拒绝,直到第三次,夏默庵为了考验试来者学识的深浅,便写出一行上联放

置桌上。


毛主席沉吟后,便写出了下联。

而夏默庵看完下联后连声称好,不仅和毛主席聊得十分投机,临别之时他还送了毛主席八块银元作为路费。

那么夏默庵的上联是何意思?毛主席对的下联又是什么呢?


外出求学,结交挚友

早在少年时期,毛主席便手不释卷,每日废寝忘食苦读。

毛主席从小志向远大,但父亲毛顺生却希望他以后能主持家业,因此,每有空闲时间,毛顺生都让他帮忙算账、务工。


多年后,毛主席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便回忆道,“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

但毛主席还是想方设法博览群书,从《四书》《五经》等传统典籍,到《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新派作品,毛主席的

涉猎范围十分广泛。


八岁那年,毛主席进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后来,毛主席又相继考入湘乡驻省中学与省立第四师范预科班。

1914年,因成绩优异,毛主席被编入省立第一师范本科学习,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萧子升。


萧子升比毛主席小一岁,但由于入学较早,比毛主席大了三届,毛主席对他一直以“学长”相称。

和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毛主席与萧子升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于是,1917年暑假,二人商量,不如前往周边乡县考

察风土人情,进行游学。


也正是在这一年,毛主席在《新青年》撰文,提出了“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主张身体力行,读万卷书,行

万里路。

就这样毛主席便与萧子升从长沙出发,先后到达宁乡、益阳、阮江等诸县。


出发前,二人的确没有携带任何盘缠,行头里只有一把油纸伞、一套换洗衣裳、一套洗漱用具和一副笔墨。

根据毛主席的自述,一路上,是农民们给他们食物,为他们提供住宿场所。


毛主席和萧子升也会给当地的富户写写对联、抄抄帖子,以换取一些路费。


拜访县长,校友相聚

当毛主席与萧子升来到了益阳县时,刚到城门口,他们便留意到一张落款为“县长张冈凤”的告示。

张冈凤本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一名教师,此人博学多识,是校内的名师,但在1915年,他却突然弃教从政,走上仕途。


毛主席比较惊讶的是,这才短短两年时间,张冈凤已经当上了益阳县长,于是,毛主席提议,两人就穿着这身脏衣服和破

草鞋,来一场“乞丐拜访县太爷”。

县衙门口的守卫见来了两位“叫花子”,立即将他们拦住,还不耐烦地要赶他们走。


毛主席连忙解释,“我们是县长的学生,游学至此,拜访先生当在情理之中。”见状,守卫只好如实禀报,张冈凤也下令将

他们带了进去。

听完毛主席的介绍后,张冈凤对他们出门远游、实地探访的勇气大加赞赏,还连说了两次“佩服”。


不仅如此,张冈凤想起,益阳县还有6位第一师范毕业的学子,彼时都已经小有成就。

于是,他将这些人全部邀请来到县衙,给毛主席与萧子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宴会。


萧子升对一件事印象极为深刻,晚上吃饭时,饭店的老板名叫茹英。

虽然他们衣着破烂不堪,但茹英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不俗之处,临别前,茹英拱手称赞道,“二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啊”。


之后二人一边进行社会调查,一边探访名胜古迹。

另外,二人的安化之行,还有一个重要的行程——拜访当地的文化名人夏默庵先生。


乘兴而往,惨遭拒绝

夏默庵,生于咸丰三年(1853年),十三岁那年便通过当地科举考试,成为“贡生”,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望。

然而,夏默庵对功名相当淡泊,他认为“授廪亦何荣,纳粟亦堪鄙”,当一个普通人也能做出贡献。


于是,夏默庵没有继续赴京赶考,仕途也因此中断,但他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在衡阳、长沙、武汉等地任教,培养了一批

又一批优秀的年轻人。


晚年间,夏默庵回到安化家乡,创办本邑培英学堂,即安化师范的前身,还兼任着安化劝学所所长,成为一代大家。

在关心教育之余,夏默庵还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


甲午战败、台湾被割后,他痛心疾首地写道,“我所哀兮在台湾,台湾不有闽浙寒,吁嗟台湾摧心肝”。

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就义后,他又写下悼诗,表示自己“欲到武昌城外吊,皇天后土恨茫茫”。


另外,夏默庵对学术也颇有研究。

他的著作《中华六族同胞考说》,考证了上至炎黄,下至晚清的历史,清晰地梳理出中华民族的变迁,也得出了“六族原一

家”的重要结论。


可以说,夏默庵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正因如此,他才子的名气,不仅响彻安化县,也传播到了整个湖南省,毛主席、肖子升游学到安化县梅城时,便去拜见了

当时劝学所所长夏默庵。


此时的夏默庵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性格孤傲的夏默庵,一般不理游学之人。

因此,二人首次登门,根本就没见到夏默庵。


夏默庵有意让两人知难而退,但毛主席决心已定,执意要见到夏默庵,于是特意在安化停留数日,三顾茅庐。

当毛主席第三次登门时,夏默庵也被他的态度所感动,便开门纳见,但他有心要考考他的学识深浅,便写出了一行上联放在

桌上。


只见上联是,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那毛主席对的下联又是什么呢?

巧用典故,绝妙下联


对对子讲究平仄,力求工整,是研习古典诗词的基础,毛主席古文底子扎实,对诗词也颇有研究,自然不在话下。

1903年的一天,尚在私塾学习的毛主席,偷偷下南岸池塘玩水,没想到刚下水就被先生邹春培逮了个正着。


邹春培责令其对对子,出上联曰:“濯足”

此时,毛主席年仅10岁,但他不假思索地给出了下联:“修身”


邹春培听罢,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直呼对得巧妙、立意高远,也不再为此事刁难毛主席,这也可以看出毛主席的

才学。

所以当毛主席看到夏默庵出的上联后,沉吟一会便对出了下联。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青草”对“绿杨”,“枝上鸟”对“池中蛙”,不仅工整,也完全合乎平仄,而“句句”对“声声”,更是用叠字,彰显

了对联的有趣之处。


更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还巧妙的用了晋惠帝的典故。

有一年夏天,晋惠帝来一处池塘边散步,听蛙叫不休,便询问随从,此蛙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


晋惠帝瞎问,随从也只好乱答:“在公家田里叫就是公家的,在私人田里叫就是私人的”。

晋惠帝一听,竟然觉得很有道理,还重重赏赐了随从,从此晋惠帝也有了“蛤蟆帝”的称号。

赢得尊重,获得资助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毛主席不仅对仗工整,还巧用了典故。所以在看到毛主席对出的下联后,夏默庵不禁连声称好,对毛主

席的才华、机智也是赞不绝口。


随后,夏默庵将毛主席、萧子升迎了进去,以礼相待,留餐留宿。

与此同时,夏默庵还拿出了自己所作的《中华六族同胞考说》与《默庵诗集》,与毛主席一同交流探讨。


在夏默庵面前,毛主席毫无保留地畅谈自己对时局的看法,见毛主席目光如炬、志存高远,夏默庵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更是平

添了几分敬佩之情。


据夏默庵之子夏导淮晚年回忆,毛主席道别前,夏默庵还特意拿出了8块银洋,以资助他们的游学之旅。

事实上,除了与夏默庵先生的这次对对子外,毛主席在对联上的造诣,还在多个场合起到过出人意料的作用。


1921年冬,李三立自法国勤工俭学归来,为了投身湖南的农民起义活动,他第一时间赶往毛主席位于长沙市郊的住所拜访。

当李三立来到门前,窗外喜鹊立即吱吱呀呀地叫了起来,毛主席也听到了李三立的声音,连忙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出门迎接

贵客。


两人阔别多年,互相思念已久,一见面,毛主席便吟出一句“洞庭有归客”,李三立也以五言作答“潇湘逢故人”。

一迎一合,成就了一副佳对,也将二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彰显得淋漓尽致。


1930年,红军在江西宁都召开了根据地军民誓师动员大会,旨在粉碎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

毛主席还亲手写下一副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此联对仗工整、气势磅礴,不仅凝聚了毛主席提出的游击战“16字决”,还进一步阐述了运动战的战术思想,极大鼓舞了中

央红军的士气。

而在毛主席的书桌上,则常年摆放着《巧对录》、《楹联墨迹大观》等书籍。


这些书里,密密麻麻都是毛主席的圈点与批注,由此也能看出,毛主席之所以能出口成对,绝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源于长年

累月的鉴赏与钻研。


除了是一位楹联大家,毛主席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更深,1945年的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的一首词还起到了反客为主的作用。

毛主席抵达重庆后,曾将自己手写的《沁园春·雪》赠予柳亚子,柳亚子读后,赞不绝口,称其为“千古绝唱”。


之后吴祖光把传抄本凑在一起,将完整的《沁园春·雪》作品在11月14日的《新民报晚刊》副刊发表了出来。

而毛主席这一作品发表之后,顿时引发了山城人民的热情,一时间,洛阳纸贵,各类赞美文章也出现在报纸之上。


得知此事后,蒋介石让国民党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组织一些文人,作一首或数首《沁园春》词,准备遴选一首能在意境和气势

方面超越毛主席的词作。

然而,这些词大都是东施效颦之作,完全无法与《沁园春·雪》相提并论。


结语

伟人之所以叫做伟人,正是因为他能做常人不可及之事。

从韶山冲,到长沙,再到整个中国,无论是才华、谋略、智慧,亦或是胆量、幽默、仁爱,毛主席都当属一流。


用一副下联让夏默庵称赞,用一首词压盖蒋介石,这样的胸襟和才气,的确当得起“伟人”二字。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