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湖湘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孔子拜一7岁幼童为师

2023-05-04 20:3111780

孔子被尊称为先贤和至圣先师,他一手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主流,帮助封建君主实现对社会民众的教化。

 因此在帝王将相眼中,孔子的地位非常崇高。

 他在教育体系当中的诸多见解和建设性的意见,也常常被后人引用,流传千古。

可就是这样一位教育大家,却有着一个七岁的老师。

《三字经》当中有着这样一个典故,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经拜过一位名叫项橐的七岁小孩为师。

 经过一番对世间万物的辩论,项橐的聪明才智让孔子刮目相看,其通透程度更是让孔子甘拜下风。

 孔子拜师有着怎样的过程?在春秋战国时期,如同项橐一般的神童还有何人?



至圣先师,路遇插曲

孔子是教育领域的专家,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周游列国,广收弟子,宣传儒家思想,扩大自身影响力,增加诸侯国君主对自己的信任。

在孔子的万千弟子当中,每个人的性格都有所不同。

 因此孔子在教育弟子的过程里,始终会根据个人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这就是因材施教,也是教育行业一直在强调的一个重点。

子路和冉有,他们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在孔子门下学习时,他们曾经问过老师一个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

 这话的意思是,如果我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情,那我应不应该马上去做?

听到同样的问题,面对不同的学生,孔子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他对子路说:“当你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情时,首先应该去问问你的父亲和兄长,参考他们的意见,最后再做出决定。”

可是在冉有的面前,他却说:“如果你听到一件该做的事,那么不要犹豫,立刻行动起来,抓出时机,不要错过。”

 之所以会给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是因为孔子明白,子路和冉有两人在性格上都有所缺陷。

 子路是一个非常冲动的人,他个性率真,天生大胆勇敢,有时容易意气用事和感情用事。

所以孔子希望他在遇到关键问题时,能够说服自己冷静下来,多去思考,多去倾听别人的声音,再结合大家的意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一个冲动的人,最需要的就是锻炼自己冷静的能力,很显然,孔子想要把子路往这个方向上引导。

而冉有则不同,他做事过分小心谨慎,风格显得有些保守,遇到大事,他常常会选择退缩不前,所以难免错失良机。

 因此孔子会鼓励他,希望他大胆实践,大胆尝试,以更多的勇气来面对生活给予的挑战。

 一个退缩不前的人,往往需要别人在背后推他一把,给他激励和肯定,在冉有面前,孔子正希望扮演这样的角色。

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典型表现,针对两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孔子作为老师,给出了不同的引导方式。

从老师这一身份上来说,孔子的所作所为尽职尽责。

可就是这样一位声名在外的师者,却在游历列国的途中,拜了一位七岁的稚子为师。


那天,他带着弟子一起赶赴莒国,在经过一个村镇时,他遇到了一个男童。

男童看起来大概七八岁,正拦在道路中央。

见到孔子的马车驶过来,他竟然不避不让,一点儿也没有退后的意思。

 坐在车上的孔子见状,只得走下车来,问他为何不避让马车。

可这小孩儿却说:“自古只有车马绕道城池的道理,哪儿见过城池避开车马的道理?”

 这里哪儿有城池?孔子左看右看,实在不知眼前这稚子所言何物。

 只见他指了指地下的石堆,孔子这才猛然发现,原来是男童用石头堆砌了一座小小的城堡,这就是他嘴里的“城池”。于是孔子循循善诱:“城池当然不必避让车马,但城池总该有允许车马通过的城门,你说对吧?”

 这番道理让男童颇为信服,他点了点头,在虚空当中用手比划了一扇大大的门,退到道路旁边,邀请孔子从这扇虚幻的城门中走过。

 孔子觉得这男童实在有些意思,因此忍不住停了下来,想同他多说几句话。

而这个引起了孔子关注和兴趣的男童,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神童,名字叫做项橐,那一年才只有七岁。

 据说,西楚霸王项羽,就是这一家族的后人。

孔子问项橐:“你这小友特别有趣,我且来问你几个问题,看看你是否能回答出来。”

 平时其他学生若想与孔子面对面交流,还需要排队等候。

 而如今男童得到了与孔子交流的机会,他却并不在意,只一门心思的专注于手头上的石堆。

 因此他拒绝了孔子的邀请,还摆了摆手,请孔子赶紧离开。


 这个态度,倒是更加激起了孔子的好奇心。

 他对项橐说:“咱们就来比试比试,互相问对方几个问题,谁要是输了,那就必须认对方做师父。”

 孔子这一提议,其实存了私心。

从刚刚短短几瞬的时间里,他就已经看出了项橐超出常人的聪慧,所以他想把这孩子收到自己门下,好好培养和教育。

 而作为另一方当事人,项橐对这个提议也十分心动。

他才只有七岁,从来没有什么徒弟,如今如果能收一个徒弟,那倒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情。


心甘情愿,低头拜师


孔子率先开口问道:

“人们能存活在这世上,都仰仗于天上星辰的运行,以及地上的五谷杂粮供养。那么现在我且问你,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辰?地上的五谷又有几颗?”

若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是一个没法回答的问题。

 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五谷,实在数不胜数,没人能知道确切的数量。

 因此孔子也非常好奇,他想知道这个聪慧异常的男童会怎样回答他的问题。

可项橐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巧妙地将这问题化解,并且用同样的方式回敬了他。

项橐说:“你这老头好不讲道理,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你没听说过吗?”



星辰和五谷,都不是恒定不变的东西。

每一个晚上,人们看到的星辰,还是昨夜出现在天幕当中的星辰吗?

每一年,人们从土地里收获的五谷,还和去年的五谷一样吗?

这就涉及到一个相当复杂的哲学问题,至少在有着时代局限性的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贤人学者都无法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项橐的回答,算是反将一军。

紧接着他又乘胜追击:

“我再问你,先生可曾数过自己眼睛上的眉毛?知道你自己的眉毛有多少根吗?”

这个问话,和先前孔子的提问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有些语塞,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接下来项橐接二连三的发问,又让孔子再次感受到了他的智慧。

 他问:“我再问先生,你可知道鹅和鸭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你可知道鸿雁为什么能在一定的季节里鸣叫?你可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长青?”

 孔子认为这是生活常识,见多了世面,自然就能够明白其中的缘由。

 所以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鹅和鸭的脚掌都是方形,方形非常有利于水面漂浮。鸿雁有着长长的脖子,很容易便能发出鸣叫声。而松柏内心坚定,百折不挠,不因外物而改变,所以可以四季长青。”

 可项橐却用鱼鳖、蛤蟆和竹子反驳他,这三者没有孔子所说的特性,但却能够做到相同的结果。

所以以特性论结果,这是本末倒置的事情。

而真正让孔子对项橐刮目相看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


他们遇到了一队送葬的人群,死者的子女披麻戴孝,脸上却不见泪痕,嘴里反而吟诵着某种歌谣。

孔子非常生气,他认为子女应当对父母尽孝道,父母永别人世,子女非但不悲伤,反而颂歌,这成何体统。

 可他的不满,却被项橐反驳。

眼前的黄口小儿告诉他,送葬子女口中哼唱的歌谣,是为父母寿终正寝而感到欣慰的意思。

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也不必再遭受人世间的苦难,能够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离开,这本身就是件幸运的事情。

相比起那些被病痛反复折磨的老人来说,干脆利落的离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相比于死后的哭天抢地来说,子女若能在父母生前对长辈尽孝,做到问心无愧,这才是更有意义的,这也才是真正的孝道。


×

几滴眼泪,几声痛哭,实在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孔子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就对死者的子女多加苛责,这本身就是片面的。

 而在这一问题上,项橐表现出来的态度自然更加通透和成熟,仿佛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洞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并不避讳自己的缺漏之处,面对七岁儿童,他也甘拜下风。

于是孔子向项橐拜了一拜,郑重地称他为老师。

这个故事,之后被收录于《三字经》当中,也被后世传为美谈。

七岁神童项橐,至此更是名声大噪。


 甘罗十二,建下奇功

但春秋战国时期的神童,不止项橐一个,十二岁建奇功的甘罗,也是声名赫赫。

 当年跟在文信侯吕不韦身边时,甘罗就曾做成过一件大事。

吕不韦要求张唐出使燕国,联合燕国讨伐赵国。

 可因为复杂的前尘往事,张唐并不愿意前往,婉言拒绝了吕不韦,这让他极为愤怒。

 此时 告诉他,自己愿意一试,可却遭到了吕不韦的质疑。

 甘罗回答:“过去项橐七岁都能够成为孔子的老师,如今我已经十二岁了,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闻言,吕不韦同意了甘罗的请求。


×

随后,甘罗以范雎绞杀武安君的事例劝说张唐,让他明白吕不韦的心狠手辣,巧妙地迫使他答应了这桩差事。

 此事还不算完,甘罗又去往赵国,先替吕不韦解决心腹大事。

他受到了赵国国主的亲自接见,趁机也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现如今,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之后,张唐又会前往燕国做相国。

燕国和秦国联手,目的就是征讨赵国,为的是扩张秦国在河间的地盘。

如果赵国能够乖乖交出地盘,这场讨伐之战自然不会打响,赵国也不必承受更可怕的后果。


两国联手,威力不容小觑。

赵国国主果然被甘罗说动,主动割让了五座城邑,秦国自然也兑现承诺,把燕太子丹遣返回国。

 至于赵国和燕国的冲突,那就又是后话了,秦国坐观两虎相争,最后坐收渔翁之利,是这件事情里最大的赢家。

不废一兵一卒,秦国就得到了赵国拱手相让的城池,十二岁的甘罗,在此事中居功至伟。

后世所言的甘罗十二建奇功,正是这一典故。

只是说来巧合,两位天下皆知的神童,结局都并不圆满,慧极必伤,或许正是这个道理。



相传,成为孔子老师的七岁稚子项橐,由于不肯为他国所用,最后被他国国主所杀。

小小年纪,项橐就被声名所累,最后死于非命。

至于甘罗的结局,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官拜上卿,聪明才智令人折服,最后被秦王所猜忌,所以死在了自己效忠的君王手中。

 也有人说,甘罗天生有着缺陷,头脑聪慧却身体孱弱。

 一代神童,最终也因为疾病而早夭,如昙花一现,留给后人无限的想象。


 结语

神童的故事并不少见,但一路成长最终人生圆满的故事,却实在少见。

诸多神童要么如项橐一般早夭,要么如方仲永一般“伤仲永”,他们的生命,也只绽放了短暂的精彩。

 不过这点高光时刻,却足以让他们载入史册,留下无尽的传说与精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