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湖湘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周总理的一段故事

2022-09-11 13:146670


原标题:

53年一名妇女来到中南海,直言想见周总理,邓颖超:抓紧准备晚宴


1953年,一位模样在四五十岁左右的妇女在中南海的接待处徘徊不定,声称想要见周恩来总理。由于她没有任何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凭证,警卫员迟迟没有放她进去。


情急之下,她不得已对面前的年轻小伙说:“同志,我曾扮演过周总理的夫人,我叫范桂霞,麻烦你帮我通报一声,周总理知道后一定会见我的。”

这番话一出,使值班的警卫员傻了眼。众所周知,周总理只有一个夫人——邓颖超同志,可是,面前的这位妇女到底是谁呢,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严重,警卫员刻不容缓地将消息传给了周总理……

一、家门不幸,沦落为孤儿

这位声称自己是周总理“假夫人”的妇女叫范桂霞,出生于广东佛冈县烟岭楼下村的一个医生家庭。

在范桂霞读书期间,有幸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加入到了共青团,后面又积极地投身于广州的工人运动之中。然而,这也为范桂霞不幸的家门灾祸埋下了隐患。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而范桂霞由于在工人运动中又比较活跃,马上受到了当局的通缉。没过多久,一大批人找到范桂霞家里,逮捕了刚刚加入共青团的妹妹。在父亲的拖延下,范桂霞得以爬上自家屋顶的烟囱,这才逃过一劫。不幸的是,父亲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始终不肯透露出她的行踪,最终被活活打死。

到傍晚时,这群人才不依不饶地离开。等到范桂霞从烟囱里爬出来时,父亲已经奄奄一息了,他抓着范桂霞的手说:“女儿,快跑!”说完没过多久,父亲就走了。

范桂霞看着被军警狠狠打死的父亲,掩面痛哭。哭了没多久,她就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对着父亲的遗体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只见她冲进家门,过了一会儿,拿着一个医药箱跑了出来。

失去亲人的范桂霞没有因不幸和悲伤而变得消颓,此时的她,一心想着要为受到迫害的亲人报仇,要将范家的本领传承下去。

在当时的情形下,范桂霞小心翼翼,东躲西藏。后来她逃到了广州河南宝岗,躲进了认识的女工人家里。不久,在善良的女工人的帮助下,范桂霞乘船来到了澳门,又辗转去到了香港。想方设法下,她终于在这里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二、临危受命,扮演“阔太太”

来到香港后的范桂霞先是找到好友龙锦雯,两人在广州工人运动时相识。当时,龙锦雯的丈夫是中共广东省委秘书处秘书长沈宝同,受了他的相助,范桂霞成为了秘书处的一员,主要负责抄写文件与交通联络工作。后来,她又负责接待工作,接待了不少来香港的同志。范桂霞做事认真勤奋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也为她与周总理的缘分埋下了种子。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然而,南昌起义后,在南下行军的路上,周恩来却突发疟疾,高烧持续不退。

眼见陈济棠的追兵就要赶上来,危难之际,还好“救星”杨石魂出现了。杨石魂是中共潮汕地区的一名地下党员,在杨石魂的帮助下,一行人在湖东村落脚,靠着百姓们的粮食救济和当地老中医的照顾,周恩来的病情才慢慢好转。

然而,此时从陆丰到海丰的路已经被敌军拦断,陆路已无路可走。不得已之下,杨石魂找来一条小船,一行人乔装打扮成渔民的样子,在茫茫大海中颠簸搏斗了两天一夜,终于抵达香港。

经历海上这段艰难的旅程,周恩来的病情不断加重,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半昏迷状态。为了掩人耳目,杨石魂对外称周恩来是一位姓李的富商,这才得以在九龙油麻地的一处住所住下。

此时的周恩来,急需一位受过护士训练的同志来照顾他。经过深思熟虑,范桂霞被予以重任。不仅是因为她做事细心谨慎,最重要的是,由于从小跟在医生父亲身后忙活,相较于其他人,范桂霞是懂得一点医护知识的。

得到指示之后,范桂霞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杨石魂还告诉她,当时,敌人把小渔村一把火都烧了,汕头的同志们很多都因此而牺牲。听到这里,范桂霞感到很是难受,表示自己一定会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不久,范桂霞以“妻子”的身份来到周恩来身边照顾他起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没有一天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周恩来,每隔一个小时就为他量一次体温并记录下来,这样好方便汇报给医生。当周恩来吃不下饭时,她就把小米捣碎,熬成稀米粥,一勺一勺地喂给他吃。有时候,由于白天黑夜一直看护,范桂霞累得直接在旁边的凳子上睡了过去。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范桂霞细心的照料下,周恩来苏醒了过来。

在了解完状况后,周恩来才知道在自己昏迷的几天里,都是范桂霞和杨石魂一直不辞劳累地照顾他。看着他们几天都没有睡好的憔悴模样,周恩来心疼又愧疚地对他们说:“我已经好多了,你们快去休息吧!”

接下里的几天,在范桂霞的悉心照顾下,周恩来一周后就能下床走路。在大病还没完全痊愈前,组织不准周恩来外出工作。于是,范桂霞便每天给他带带文件和报纸,偶尔还和他聊聊天。

经历一场大病后的周恩来格外想念自己的妻子,他们已经分别很久了。有一天,他问范桂霞:“桂霞,你认识邓颖超同志吗?”

范桂霞兴奋地说:“邓姐姐我认识的,我当时在广州妇女解放协会工作就认识她。”

听到这里,周恩来激动地又问道:“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吗?”

范桂霞特别能理解此时周恩来的思妻之情,便安慰他说:“很多人都说邓姐姐在上海,不用担心,等你病好了你们就可以团聚。”

周恩来点点头,于是转换了话题:“桂霞,你想念你的家里人吗?”范桂霞一五一十地将自己家中惨遭的不幸告诉了周恩来。周恩来听完后,大为震惊,对面前的这个年轻的女孩子感到十分同情。随即安慰她说:“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与敌人斗争到底,革命一定会胜利的!”范桂霞也坚定地点点头。

后来,周恩来又问到范桂霞有没有中意的男朋友,她点点头,告诉周恩来:“我在广州时曾交往过一个青年,他也是共产党员,叫作潘耀芳。只是在敌人发动政变后,就与他失去了联系。”周恩来安慰她说:“如果他爱你,就一定会来找你的。如果他不来找你,你也不用再想着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恩来的身体逐渐好转,开始外出工作。为了避免暴露,按照原来的设定,周恩来化名为李先生,是一个南方富商,而范桂霞则是扮演他的妻子,一个阔气的新式太太。为了掩人耳目,当周恩来外出工作时,范桂霞常常陪伴左右。

可是,扮演富太太的任务似乎对于范桂霞来说有些挑战。当时的阔太太们,是沾染了很多恶习的,抽烟、喝酒、打麻将无一不会,然而,这些对于范桂霞来说都是全新的。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周恩来亲自教她。

不久之后,范桂霞学会了抽烟、喝酒、跳舞、打麻将,俨然一副阔太太的模样。与此同时,周恩来也担忧地提醒她:“学习这些,是形势所逼,不得已之举。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万不能沾染这些恶习。”范桂霞心里记着,点点头。

十几天后,中共广东省委召开会议,会议地点定在坚道,因为是富人区,比较偏僻,适合开会。不过,这个地点离周恩来的住处比较远,路也不好走。本来,考虑到周恩来身体虚弱,大家商量要给周恩来雇一辆小车,可他始终不同意。

无奈之下,范桂霞只好陪着他走路去开会。路途中,周恩来变得吃力起来,一直有范桂霞在旁边搀扶着。就这样,一连好几天,范桂霞就这样搀扶着周恩来,走到会议地点。

到了会场后,周恩来进去开会,范桂霞就和其他的夫人们留在休息室里等候。在外人眼里,这两个人就像是真的夫妻一样。这正也说明,范桂霞出色地完成了她的任务。

一个月后,周恩来的身体基本恢复,香港的工作也已完成,他即将要赶到上海去参加党中央的扩大会议,这也就说明,二人分别的时候就要到了。

临别当天,周恩来与范桂霞和杨石魂等人握手,并感激地说:“这些天,辛苦你们了,我很感激你们。你们要坚持战斗,胜利一定会到来!”

就这样,周恩来登上轮船离开了香港,回到了上海。站在码头上迎接他的人,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妻子邓颖超。相见后,周恩来迫不及待地将这些天发生的事讲给妻子听。

听到周恩来这些天多亏了范桂霞的照顾,邓颖超很感激地说:“是小范啊,这次多亏了她的照料,改日如果能见到她,我一定要好好地感谢她。”

不久之后,周恩来与邓颖超就投入到了革命中,范桂霞后来也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三、二十六载,话昔日作战情

再次见面,也就是二十六年后的事情。

1953年8月,范桂霞来到北京探望儿子和儿媳妇。此时的她,已经四十八岁。当得知周恩来在中南海工作时,她想起旧时情谊,想要去看望老领导,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当周恩来和邓颖超得知是范桂霞来了之后,特别高兴,当即就让食堂抓紧准备晚宴。不过,说是晚宴,实际上也就是三菜一汤:一碗烧豆腐、一盘北京烤鸭、一碟青菜炒肉片和一钵鸡汤。新中国成立后,简朴的作风仍然要坚守。三菜一汤,已经是周恩来夫妇最大的诚意。

饭桌上,三人回忆昔日往事,都感慨万千。

后来,听到范桂霞是来北京看望自己儿子的,他好像想起什么似的,突然好奇地问道:“桂霞,后来你的男朋友来找你了吗?”

范桂霞高兴地点点头,她告诉周恩来,潘耀芳后来回到了广州,不久后就找到了组织和她。1928年2月,他们结了婚。只是,后来地下斗争太过残酷,他们与党的单线联系人也断了联系。最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回了老家,范桂霞从那时候起开始教书,一直教到现在。

周恩来听完后觉得很惋惜,感叹当时南方的党组织被破坏得很厉害,也难怪他们找不到党组织。

临别时,周恩来嘱咐范桂霞,要热爱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教育下一代的工作很伟大,也很重要,还邀请范桂霞有空来家里做客。

听了周总理一席话的范桂霞,后来又回到了广州教书,将自己的大半生献给了教育事业。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逝。得知此消息的范桂霞悲伤过度,哭了好几天。

1984年8月22日,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家里又一次接见了范桂霞。这一次,邓颖超弥补了上次没有准备礼物的遗憾,送给了她一只新颖精致的手袋。

1994年3月6日,范桂霞去世,走完了她平凡的一生,终年89岁。

这是一个经历了苦难时光终于迎来岁月静好的故事。

周总理与范桂霞同志是那段历史中最常见的一对战友,他们共同患难,坚持革命,给风雨飘摇中的中国带来了信心和力量。革命胜利后,他们不居功自傲,反而安静生活,在祖国山河的某一角贡献着自己的一生。

国难当头,他们挺出来,做苦难的改变者;国泰民安,他们挂念着,做幸福的见证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