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随口说了一个上联,几百年无人能对,最后却被10岁孩子对出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出生于官宦之家,家境环境相对优越,但他与其他公子哥不同。王安石自幼勤奋好学,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科举考试入朝文官,实现心中的抱负。经过刻苦学习,他十几岁就考中举人,并在二十二岁时考中进士。
金榜题名后,王安石并没有立马得到重用,只是被任命为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这样的小官。不管在何处为官,他工作都十分努力,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官职也在逐步提升。公元1058年,王安石洋洋洒洒写了近万字的奏折,向皇帝提出了许多不错的建议,却没有被宋仁宗采纳。 公元1069年,48岁的王安石的才能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被提拔为参知政事,提出了变法的主张。次年,他再次得到了升迁,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地位,在皇帝的支持下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这也达到了他仕途的顶峰。
进士出身的王安石,文学功底相当了得,可以说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尤其是他在散文上的造诣,超过了同时代的大多数人,因此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另外,他也擅长对对联,闲暇之余,经常与一些同僚吟诗作对,众人对他的对联知识也是相当的钦佩。
有一次,王安石与友人到苏州游玩,突然灵感大发,想到了一个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此联虽然只有11个字,看似很简单,其实非常难对,同游的朋友面面相觑,没有一人能想出合适的下联。后来,大才子苏轼听说后,非常的不服气,但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答案,心里不是一般的郁闷。 就这样,王安石的这个上联,几乎成了绝对,几百年都无人能对。清朝时期,一位年近10岁的孩子,从别人口中听说了这个上联,笑着说道:“此联没有多大难度,我可以轻而易举地对上来。”众人都说他自不量力,甚至认为他肯定是在吹牛。他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随口就对出了下联:“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上联的“山塘”共七里,走到半塘刚好是三里半,而下联中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五”刚好位于九个数字的中间,也就是一半的意思。不论从意境还是工整度来看,10岁孩子所对出的下联,达到了完美的地步。众人听后都十分惭愧,并心服口服,纷纷称赞他为神童。如果是你的话,能够对出王安石所出的上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