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湖湘文化首页 频道列表

介绍山西三宝之一非遗大作——新绛澄泥砚

2020-06-24 11:0211310

介绍山西三宝之一非遗大作——新绛澄泥砚。

绛州澄泥砚,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跻身中国四大名砚。中国四大名砚分别为: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

与其它三种砚台不同的是,新绛澄泥砚为唯一的烧制砚品,它属于陶瓷却又有别于陶瓷,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一种炻器,在全国都十分难得。

新绛澄泥砚的历史,大约源自于汉朝时期。秦砖汉瓦,取光滑者做砚用。到了唐宋时期,澄泥砚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制作工序。

明代末期,随着石砚的大量开采以及铜砚、瓷砚、铁砚、漆砂砚、木砚等的出现,澄泥砚由于制作技艺复杂已明显处于下风,并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失传的技艺。

新绛澄泥砚以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等颜色为珍品。历年来,都被文人墨客视为珍品,多为题铭珍藏。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研》一文中载“蓄砚以青州为第一名,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首次肯定了绛州生产澄泥砚的历史地位。

《陶砚之首》一书中著《中国文房四宝》中有言:澄泥砚最早出产于绛州、已逾千年,而且历代首推绛州澄泥砚为第一。

《简明古玩辞典》中记载:我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山西省新绛县(即绛州)。澄泥砚最初以山西绛县(绛州,后改称新绛县。)烧造最好。

另外,自唐宋以来,新绛澄泥砚就有“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亦足不亚于石”、“注水不涸”的声誉,被列为历代朝廷贡品。

新绛能产澄泥砚,很大程度上在于汾河的恩赐。汾河新绛,河道拓宽,流速减缓,浊水变清,富含着多种金属矿物质的泥沙沉积成床,这些得天独厚的澄泥资源,为澄泥砚“窑变”为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檀香紫等自然色彩创造了条件。

一方水土,一种文化。如同汾酒的酒文化,清徐醋都的醋文化一样,正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才流传下了足以光耀千秋的文化故事。

绛州澄泥砚在中国砚史上享有盛誉,但遗憾的是,历史文献上并没有留下绛州匠人的姓名,只有“绛人善制澄泥砚”等记载。按照史书记载,绛州澄泥砚的制作需经过几十道工序。

绛州澄泥砚以汾河下游的澄泥为原料,经过特殊的焙烧工艺制成。

制作澄泥砚要经过采泥、过滤、沉淀、制坯、烘干、雕刻、烧成、细腊、刨光九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

由于制工精细,使澄泥砚具有发墨快,墨水不容易干,不伤笔毫,便于携带的优点。在造型艺术上,澄泥砚也别具一格。十分注重图案和造型,雕刻形式多样,色泽典雅秀丽,显得极为古朴大方。

虽然宋代的《贾氏谈录》和《文房四谱》中对澄泥砚的制作方法均有记载。随着时代的变迁,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变化,制砚原材料的变化,也成为技艺恢复的遗憾。

2006年,新绛县澄泥砚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和一种信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