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7月27日清晨,原本晴空万里的福州城突然天降大雨,有着“晚清第一铁血硬汉”之称的左宗棠去世,享年74岁。
回顾左宗棠的一生,用功盖千秋四个字来概括也毫不为过:四十岁时弃文从军入幕湖南,五十岁时平定太平天国,六十岁
时西征剿回,七十岁时收复新疆。
他一生不畏权贵与强权,敢与李鸿章激辩,敢空手去慈禧的生日宴,浩浩荡荡一身正气留存世间。从东海到西藏,从南沙到
北疆,抗击法寇,领兵东南,临终前留下的是国土不可分割的信念。
“大将筹边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赞美的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官员之一—
左宗棠。
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六十年前左宗棠金戈铁马收复新疆,六十年后,他的曾孙左曙萍又阴差阳错地被派到新疆当专
员......
那么,祖孙俩究竟和新疆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而这次,身为左宗棠的后代,左曙萍又在新疆做出了怎样的一番事业?
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左家祖孙在新疆的贡献。
【三进科举而不中: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1812年11月,左宗棠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一个书香世家,其父左观澜为清朝举人,曾任全五郎厅通判、知县等职位。
幼年时的左宗棠从小体弱多病,更是曾被郎中断言活不过三岁。为此,其父还差点将其弃之不顾。好在左宗棠的祖父慧眼识珠,
断定“此子异日必能昌大吾门”,半信半疑之下,左观澜还是将这个体弱多病儿子送进学堂。
幼年的左宗棠在学堂里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并且从小便喜欢高谈论阔。在别的孩童还在整日里贪玩的时候,左宗棠便是一副
“小大人”的模样,对各种事情发表自己独树一帜的看法。
15岁时,在父亲的支持下,左宗棠参加了县试,考试内容为写作,果不其然,从小便熟读诗书的左宗棠在这次考试中拔得头筹,
中了秀才。
初上考场便取得了如此佳绩,更加激励了左宗棠的科举之志,并于第二年参加了府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宗棠再次脱颖而出,取
得了第二名的佳绩,由此获得了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然而,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句话在左宗棠身上也应验了。
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在科举考试中大展风采的时候,他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伴随着丧失双亲之痛的,还有家道中落后要
面临的生计问题。
好在其父生前曾为其定过婚约,女方周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十分地富有。如今左家双亲去世,左宗棠连婚礼钱都拿不出来。
无奈之下,他只好入赘周家,做了上门女婿。
值得庆幸的是,对于自己的这个落魄夫君,周氏十分看好,并认为左宗棠只是潜龙搁浅,等到时机一到必会有所建树。于是,
在左宗棠接下来的三次会试中,妻子周氏也是鼎力支持。
但令人遗憾的是,左宗棠接下来的三次会试均屡试不第。对此,左宗棠感到十分羞愧,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闭门不出。妻子周
氏看到自己的丈夫变得如此消沉,便设法鼓励左宗棠,称其是“由来王道本农桑”。
听到妻子的一番话后,左宗棠感慨良多,决心不再执着于通过科举考取功名,而转身归隐田园做起了教书先生。并写下了那句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以勉励后世“读书不为功名”。
说是如此,但左宗棠当了教书先生后,其实仍想着要为国效力。他本以为因不参加科举此将不再有机会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
多年后来他真的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不过走的却是一条他那时没有想过的道路。
【四十岁弃文从军:平定叛军,收复新疆】
1852年,以洪秀全、杨秀清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国内掀起了惊涛骇浪。天国运动最早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后来一路攻
打到湖南长沙。
眼看着省城岌岌可危,已经年近四十的左宗棠在郭嵩焘等人的劝说下,开始放弃乡村教书一职,投身于保卫大清的阵营。
初入军队,左宗棠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胆识和极具天赋的军事才能。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提出的计谋也一一被赏识。最后洪
秀全带领的太平天国军队久攻长沙三个月而一无所获,只得悻悻离去。
至此以后,左宗棠开始在军事上大展才能。
1859年,“樊燮京控案”发,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峥嵘,并迅速引得了朝野的关注。当时民间甚至流传着“天下不
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左宗棠也因此也受到了咸丰帝的关注。
1860年,时任四品京堂候补的左宗棠,又追随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并在湖南地区招募“楚军”5000余
名,赴江西、安徽一带,与攻破江南大营的太平天军作战。
四年后,左宗棠先后分别攻陷金华、绍兴、杭州等地,从而控制浙江全境,并开始在浙江颁布恢复经济、调养民生的法令
举措,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直到1866年,左宗棠终于将太平军镇压完毕,并提倡在福州地区买机器,办船厂,以培养造船技术与军事人才。
一年后,福州船政局正式开工,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式的造船厂。
至此之后的几年间,左宗棠又曾多次亲自出马平定叛乱,剿灭回军,保卫各个地方的安宁,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举成名,成
为了家喻户晓的铁血英雄。
然而,左宗棠一生的丰功伟绩远不止于此,他最负盛名并且被后人所铭记的,还要数自1872年开始的那场进军新疆,收复
伊犁的壮举。
【任天下之至重:抬棺西征,克服万难】
自1864年开始,受到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同治陕甘回变的影响,新疆各地的豪强便趁火打劫,趁着纷乱自立门户,各自为王。
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还要数阿古柏。
阿古柏于1867年建立了“洪福汗国”盘踞新疆,而此时,临境的沙俄也趁机占据了伊犁。
眼看着国土要被外人分割,收复新疆刻不容缓,然而此时朝中内部却分为了“塞防”与“海防”两股势力。
其中“海防”势力主要是以李鸿章为主。李鸿章等人坚持认为应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到海防上,主张筹建海军,加
强海防,以增强国家海洋实力抵御外寇,新疆作为一毛不拔之地,可以弃之。
而主张“塞防”的左宗棠坚持认为,新疆地大物博,瓜果累累,牛羊遍地,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况且如不收复新疆,则陕甘清军便会长期被牵制,如此一来,不仅不能够助益海防,反而是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
经过斟酌后,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支持了左宗棠的提议。1875年,朝廷下旨诏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
军,择机出塞评判新疆。
在收复新疆一事上,左宗棠已然做足了准备,并提出了要“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策略。
其中,“先南后北”指的主要是先安定北疆,再进军南疆。主要原因在于,阿古柏的实力主要集中在吐鲁番、托克逊一带,而
北疆势力相对较薄弱些。并且,收复北疆也可以为进一步收复伊犁创造必要条件。
而“缓进急战”指的便是积极治军,速战速决。战前运用大量的时间筹备军粮,整顿军队,减少冗员,保留精要兵力,而一经
开战便速战速决,早日收兵。
左宗棠也深知此次的新疆收复之战并不容易,为了鼓舞士气,战前他“抬棺西征”,向清政府以及士兵们展现了自己“不破楼
兰终不还”的决心。
1877年,左宗棠坐阵肃州,命刘锦棠、金顺兵分两路,一北一南,率师出关,并先后拿下了吐鲁番、托克逊,剿灭了和田一带
的敌人,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1878年1月2日,左宗棠仅出兵一年多的时间,便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保住了六分之一的国土。不过,左宗棠即使做
出了如此卓越的成绩,却依然高兴不起来。因为在他的心中,还有着更大的抱负。
【国土尚未统一:怀恨平生,不能瞑目】
新疆重回中国的版图之后,左宗棠更是心系百姓,制定了一些让新疆长治久安的政策。
在经济上,他提出了减轻百姓赋税、兴修水利、推广蚕丝,以赢取民心;在政治上,他提出了“设行省,改郡县”,以削弱地
方割据势力,巩固国家统一。
左宗棠提出的这些政策,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新疆地区的经济恢复,而且还大大加强了新疆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
巩固祖国西北边防起到了极大地巩固作用。
时间转眼来到了1885年,此时的左宗棠已经七十三岁,早些年平定战乱使他的身体吃了不少的苦,也落下了不少病根。或许
是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寿命将尽,年迈的左宗棠研磨挥笔,一连向朝廷写了两封奏折。
这第一道折子,便是与海军有关。自鸦片战争中不到两万的英国海军能够将诺大的帝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就足以说明了中国
海军的落后。
虽然清政府当时已经发展了南洋、北洋、福建、广州四支水师,但仍不足以与西方国家海军实力相提并论。所以左宗棠这第一
道设立海防大臣的奏折,便是希望国家能够更好地重视海军实力的发展,以便将来同西方国家作战。
而左宗棠设立的这第二道折子,便是跟台湾有关。近代以来,临近的日本便一直对台地区虎视眈眈,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甚
至把台湾当做其扩充的首要目标。中国国土不可分割,为改善台湾治理问题,左宗棠便议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一来有
利于增加海防,二来是有利于台湾的管辖。
已感知到自己将命不久矣,但仍心系国家心系天下,试问世间又有几个仕宦能做到如此?
两个月后,左宗棠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他留给世间的最后一段话是:
“伏念臣一介书生,蒙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屡奉三朝,累承重寄,内参枢密,外总师干,虽马革裹尸,亦复何恨!而越南
和战,中国强弱一大关键也。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怀恨平生,不能瞑目!”
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怀恨平生,不能瞑目。
这短短十八个字又怎能道尽左宗棠的丰功伟绩,爱国情怀呢?
不过,也正是因为左宗棠的爱国情怀,他的后人在他的影响下,各个出类拔萃。其中有一个后人,不仅和他极像,更是将自
己的一腔爱国热情带到新疆。
【今月曾经照古人:子孙遗珠,重回新疆】
受左宗棠的影响,左家后人各个饱读诗书,爱国敬业,在医学、生物、化学、文学等领域均有建树。而这后人中与左宗棠经
历最为相似的,当属他的曾孙──左曙萍。
左曙萍毕业于黄埔军校,平日里在文学上也有所研究,并自称“关外柳”,与其曾祖父左宗棠自称“湘上农人”一样,身上都
带有一些自嘲的文人气概。
他们不仅气质一致,在人生轨迹上也惊人的相似。他们都自幼喜爱读书,后来当上了官员,而且最重要的是,都作为军人将热
血撒到了新疆。
1945年,左曙萍任新疆伊犁督察专员被调往新疆,而这离其祖父左宗棠去世,刚好过去了整整六十年。
看着自己祖父曾经亲手打回来的土地,左曙萍感慨颇多,励志要遵循祖父的遗愿,做出一番丰功伟绩。然而不巧的是,左曙萍
来新疆做专员时,新疆正爆发着战乱,左曙萍居无定所,生命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不久后,便被改任为焉耆专员兼保安司令。
焉耆一地又名哈拉沙尔,是通往南疆的一个咽喉地带。来到此地后,左曙萍便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尽职尽责,勤政爱民,像
当初自己的祖父般精心治理着这片土地。
于左曙萍而言,新疆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在任期间,他与当地的政府一起在此创办学校,兴办教育;与当地的农民一起开田
拓荒,植树造林,受到了当地百姓们的一致夸赞。
1949年,因为工作的问题,左曙萍又被调往台湾。
尽管只在新疆呆了不足五年,可新疆人民却一直都记得,左宗棠和他的曾孙左曙萍曾在这片辽阔的地区抛汗水、洒热血,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漠植树三千里,只今还见古杨柳。时至今日,新疆早已经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风水宝地,这里幅员辽阔,人杰地灵,经过
一代代的发展,如今的新疆正在开创他全新的“传奇”……
而左宗棠和左曙萍的丰功伟绩,也必将被后世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