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经济形势与“新时代”民营企业的发展
--- 贺 铿 2019.1.15在上海市湖南商会年会湘商论坛上的报告
湖南人在上海网站消息 2019年1月15日,上海市湖南商会召开年会,特邀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教授作了题为《2019年经济形势与“新时代”民营企业的发展》的报告。经整理转发如下。
一、关于经济工作会议和2019年的经济形势
1、关于经济工作会议
我觉得,2019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并没有多少新意,与大家预想的差不多。我认为,这很正常,也很好。经济工作是连续的,政策也应该连续。总是说一些“新概念”、“新理论”, 基层领导已经厌烦了,因为一些新的东西听起来虽然新鲜,但是落不了地。今年提出了7項工作任务务:
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三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六是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七是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都是一些老的工作任务。都需要有具政策才能落地。例如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居民收入不增加,产品质量不提高,能强大吗?
在宏观政策方面提出了“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说白了,就是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也要“跟进”。实在说,对此我很不理解。这一条虽然很“新”,我却无法解读。
我认为我们当前的经济问题与上世纪40年代美国(罗斯福)实施凯恩斯主义政策后,在6、70年代出现的问题差不多。我们应该借鉴上世纪美国8、90年代的治理经验,学习《美国90年代经济政策》和“里根经济学”、“克林顿经济学”。里根经济学的基本点是民营化和減税;克林顿经济学的基本点是“积极的财政保守主义”。他们的实践经验是“在长期削减赤字的同时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见《美国90年代的经济政策》引言)。当然,我们要看到中国现在的情况与上世纪美国的情况有些不同,经济扛杆率太高,宽松货币政策须谨慎。但是我们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财政“积极”了20年,有完没有完?
2、2019年的经济形势
我认为,2019年会比2018年更加困难,经济下行的压力更大。中美贸易战和“民营经济退场论”对企业家的心理影响太大。我预计,2019年GDP增速有可能会破6。
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有14个字很有意思,即经济运行“稳中有変”、“変中有忧”和中国经“有韧性、有潜力”。
我有如下解读:
1)“稳中有变”。什么有变?一是由于中美贸易纷争使外贸形势发生了变化,形势更加严峻;二是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积累的金融隐患与风险不断暴露,使“去杠杆”与“稳增长”处于两难。
2)“变中有忧”。什么忧?
一是国际经济形势有忧。美国的经济复苏可能已经到了头,英、法、德等欧盟国家处于“混乱”,由此,世界经济有可能趋于恶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会更加困难。
二是国内金融市场风险和隐患不断暴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越来越艰难。由于“脱离实体经济而追求货 币自行增殖的资本拜物教妄想”长期作祟,金融体系“自娱自乐”,“脱实向虚”倾向严重。当前,除了降杠杆与稳增长处于两难之外,整顿金融市场秩序与保持企业合理流动性也处于两难。
最令人担忧的可能还是房地产。纵观近30年,世界上发生的所有金融危机,没有一次不是由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我国房地产存在泡沫已经没有分岐,问题是泡沫有多大?也就是说,如果房价回调,可能会跌多少?我依据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和房价估算,泡沫不低于25%。再一个问题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资产负债率有多高?现在不少知名房地产开发商欠银行贷款上万亿元,我估计他们的总资产可能没有上万亿,这样高的资产负债率非常可怕,它决定房价回调方式的猛烈程度和资金断裂面的大小程度。
3)“韧性大,潜力大”。我认为这六个字并不是一般政治口号。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韧性大,潜力大?因为,一是中国市场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产业门类齐全,抗干扰能力强;三是有“举全国之力”解决重大危机的制度优越性。
所以,只要政策不出大差错,党和政府有可能排除经济中的风险和隐患,继续稳增长。
问题是,2010年经济下行以来,我们在宏观政策方面,始终没有抓住GDP分配结构扭曲这个要害。也就是说,医病者没有医到“受病之处”。
二、在“新时代”民营企业如何发展
发展经济,归根结底是本土企业要发展。不要天真地谈论所谓“国际化”、“全球化”和盲目“走岀去”。核心企业必须建在本土,主要的制造业也必须保持在本土。国家产业不能空心化,否则,中国人到哪里去找工作岗位就业?美国人醒悟了,难道我们接着糊涂?所以必须在国内认认真真的办企业,尤其要办好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怎么发展?我有两条建议:
1、要树立信心
1)对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要看长远一点。国际贸易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不会很大,外贸也不会收缩很多。因为美国人民需要中国价亷物美的消费品,美国商人需要中国14忆人口的市场。主要影响是某些核心技术我们没有掌握,三两年内我们不一定搞得出来。所以暂时会有困难,有影响。但是从长远看,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一定是积极的。它一定会激发我们发愤图强,自立更生的奋斗精神。中国一定会走向自强、自立。上世纪我们战胜了苏联的赫鲁晓夫,在撤走了专家,捲走了图纸的情况下,我们如期完成了156个大型工业项目,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今天我们也一定能战胜美国特朗普!我们既然能独立自主赶上美国的航天技术,让嫦娥4号在月球的阴面首次完成生物实验,就一定能赶上美国的IT和AI!
2)对民营经济的性质、地位不容怀疑。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是邓小平理论的偉大胜利。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民营经济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由资本主义性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来之不易。今天中国的民营企业利用50%的社会资源创造了60%的社会财富(GDP),上缴了70%的国家税收,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每年安排了90%的新增就业人员。如此重要的地位能退场吗?我们应该彻底清算“退场论”的反改革思潮,深化改革,继续扶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邓小平说过,初级阶段要经过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才能完成。我相信基本经济制度500年内也不会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如果实践效果好,可能永远不会改変。
2、要确立发展战略
我国民营企业有几千万家(保守估计有3000万家),绝大多数是小企业。小企业佔企业总数的95%以上,是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遍布所有部位。我认为,民营企业在发展战略上不宜提倡做大,要做实、做新、做久。
1)做实。包括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和树立踏实求进作风。近年来,有些人不重视实体经济,不脚踏实地做实事,热衷于炒概念,炒所谓“商业模式创新”。什么“共享经济”、“新经济”、“互联网经济”,等等。炒得沸沸扬扬,但是实际上连这些概念的意思也没有弄清楚。依我看,本质上是“脱实向虚”,甚至是商业欺骗。这样的倾向,必须纠正。
2)做新。做新就是要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创新企业就会破产,就办不长久。我们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据说只有4岁(也有说6岁),这说明民营企业生生死死很频繁,自身基础不实,不利自身稳健发展,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条件,是产品创新的前提。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条件,管理制度创新是保障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基础。
创新不是改良或改进,创新需要“颠覆性思维”。诺基亚不断改进自己生产的手机质量,乔布斯创新“三机合一”(电视机、计算机、电话机)的智能手机,结果苹果打败了诺基亚。这个沉痛的教训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记取。
3)做久。我国“百年老店”不多,据说不超过10家(不包括餐饮业)。而日本有3万家,法国、徳国超过7千家。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主要是没有“企业家精神”。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按照1800年法国经济学家坎蒂隆的论述,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诚信和工匠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北京同仁堂是一家有三百多年历史(成立于1669年)的老店。凭的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种企业文化。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同仁堂人的诚信和工匠精神。
现代企业要办长久,不能按照中世纪的家庭作坊式办,一定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內容是三条:一是实行民主的高管遴选制度;二是实行现代会计制度,要经得起权威审计机构的审计;三是实行既有激励机制又有社会公平的分配制度。惟有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才能像西门子公司那样,由家族企业办成“百年老店”,并且越办越好,越办越大。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乘风破浪,再建新功!
我上面讲的都是一些个人学习体会,不妥之处肯定很多,仅供参考。
谢谢大家!(完)
图为上海市湖南商会2019.1.15年会会场